河北小伙韩佳伟:千里跋涉,只为参加“网络春晚”
中国菏泽网消息 记者 仝志华
“我是河北人,听朋友说菏泽有网络春晚,就买了张火车票赶来啦!”2013年12月30日,在2014菏泽第三届网络春晚海选现场,一位帅气的小伙引起记者的注意。
小伙子叫韩佳伟,来自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杨庄村,自幼喜欢音乐。
杨庄与菏泽远隔千里,但前两届菏泽网络春晚,韩佳伟都在互联网上欣赏过。对菏泽网络春晚的成功举办,他由衷赞叹,一听说外省市人员也能参加,就毅然赶来。
韩佳伟用富有磁性而浑厚的声音,满怀深情地演唱了一首《祖国,慈祥的母亲》,震撼了现场的所有人。
是音乐,为他带来了愉悦带走了烦恼
“我从小喜爱音乐,因父母早年离异,小时候性格比较内向。”2013年12月30日,趁海选休息的间隙,年仅22岁的韩佳伟用他低沉的嗓音,缓缓向记者诉说着自己的一切,“是音乐陪我度过了童年的每一天。每当家里的录音机里传来音乐声时,我就随着哼唱起来,那时候感觉开心,不开心的事情也会被忘得一干二净。”
也许音乐对韩佳伟有一种天然吸引力,一首歌连续听两三遍,他就能完整地唱出来。
上初中后,有了音乐课和专门的音乐教室,韩佳伟如鱼得水。
“以前都是自己摸索着唱,上初中后,有了专业老师指导,我感觉进步很快。”他说,他最喜欢的就是音乐课,每次上课就像过年一样高兴,他的那副好嗓子也被音乐老师肯定。老师鼓励他不要轻言放弃,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的路。老师亲切的话语,让他默默地记在心中。
上高中后,已拥有较深厚音乐功底的韩佳伟一直是学校里各种文艺汇演的焦点。学校每次举办演唱会,他都会上台高歌两曲。但繁重的学习压力让他很少再有时间静心学习音乐,只有在文化学习的间隙,他才能跑到僻静的地方高歌一曲,抒发对音乐的挚爱。
三年“北漂”生活,让他重拾音乐路
2010年高中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压力,韩佳伟把音乐梦深藏在心底,到北京跟随姑父学习电焊。
在一次维修国家大剧院工程时,韩佳伟无意中走到国家大剧院某演播厅的后台,看到杨洪基、李光曦、胡宝善等著名歌唱家在排练,又燃起了心中一直埋藏的音乐梦。
“第二天,我就鼓足勇气向杨洪基老师递上了自己谱写的曲子。这首曲子是以苏轼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为本,自己谱写的曲整理而成。杨洪基老师接过我的曲子,看了看,非常和蔼地对我说了声‘不错,加油小伙子’。”回忆起这段往事,他仍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我在北京做了3年工程维保,时常开‘小差’听音乐,姑父一遍遍的训示都被我当作‘耳旁风’。我不能放弃音乐,为了音乐,我必须使出所有的力气。”
2013年初,韩佳伟结束了“北漂”生活,在一家音乐学校专心学习音乐知识,这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音乐路的门。
“以前就知道喊,不明白‘共鸣位置’,不懂得‘喉头放松’,不清楚‘音准的概念’。”他告诉记者,对初学者来说,唱歌最重要的事是“打开”。所谓“打开”,必须借助于腹式呼吸。一旦“打开”,不仅音色变得圆润,音量还可以变得嘹亮。
“音乐没有‘差不多’,这是音乐特别不讨喜的地方,它较劲、苛刻,没有半点儿宽容;音乐又是大家心灵的导师,它温柔、舒缓、体贴如意,音乐需要的是你用心去感受,而不是敷衍了事。”他说这是在音乐学校的老师给他的忠告,他时刻牢记着。
“春晚”大舞台,给了他展示才艺的机遇
网络走入百姓生活后,草根艺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借用这个平台把自己原创亦或翻唱的歌曲,奉献给老百姓。
韩佳伟在异乡第一次听到菏泽“网络春晚”,并得知可以参加时,义无反顾地买了来菏泽的火车票。
“我希望借用这个舞台,展示自己的才艺,丰富自己的舞台经验,愿自己的梦。”韩佳伟说,当然,梦想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汗水的浇灌才能开花结果。为了这次顺利成功,练嗓成为他每天生活的一大部分。
经过这次“网络春晚”海选的打磨,韩佳伟深知选对适合自己的曲目对参选结果的重要性。他要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曲目,为菏泽百姓真诚奉献自己的歌声。
(责任编辑:李 靖)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