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学者论菏泽上古史

2013-07-26 10:35:53  来源: 菏泽日报
 

  舜生诸冯、姚墟考辨

  潘建荣

  关于陶河滨,《史记集解》引皇甫谧曰:"济阴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 《鲁连子》曰:"舜耕历山而友益,陶于河滨而交禹。" 宋版《史记》注云:陶丘在定陶西北。今定陶西北仿山位于古济水南岸,是一座含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近十万平方米的大型遗址,当今学者认为此是古陶丘遗址。舜陶河滨在此地,此陶丘北距历山不足八十里。

  关于寿丘,皇甫谧认为在鲁东门外。当今学者徐北文先生认为"寿"字古音为"陶",应是陶丘。考虑到太史公不会在一句话出现两个陶丘,故此寿丘应该在鄄城。《括地志》在濮州鄄城县条下记云:"陶丘在县西南二十四里。" 唐宋鄄城是在今鄄城北二十五里旧城镇,其西南二十四里有一龙山文化遗址,至今仍名陶丘堌堆。此遗址当是古寿丘,东南距离历山不足七十里。

  关于负夏,郑玄注曰:卫地,即在春秋卫国境内。笔者认为,夏即雷夏泽。宋代大型类书《记纂渊海》濮州条下云:"雷泽亦颛顼之城,在州内,本夏泽,以其有雷神,故名。" 可知雷夏泽本名夏泽,因有雷神而得名雷夏泽。至于"负"字可解释为"背",而"背"乃是方位词"北"的引申义。故"负夏"即"夏泽之北"的一个地方。古雷泽之北,今鄄城县箕山镇李胡同文化遗址,位于古洮水岸边,交通便利,且属于古春秋卫国境内。舜迁于负夏,当为此地。《尚书大传》云:"舜贩于顿丘,就时负夏。"此处西距河南濮阳之顿丘不足八十里,南距历山九十里,西南距寿丘七十里,再南至古陶丘一百八十里。在交通不十分便利的上古时代,人们的交际活动范围大多在直径二百里之内。

  对于鸣条之地望,历代诠释纷乱。西汉孔安国云:地在安邑之西。即今山西省南部。东汉郑玄云:南夷地名。《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东汉许慎《淮南注》云:"鸣条在陈留平丘。"《古文尚书冤词·卷五》云:"陈留平丘有鸣条亭,舜所卒也。" 《困学纪闻》云:"舜卒鸣条,东夷之地,或云陈留平丘里。" 自东汉许慎以后起,学者多主张鸣条在鲁豫之交的济水流域。今人王相臣、唐士英研究认为,鸣条在曹县境内的有莘与有娀之间,此说近是。舜卒之鸣条应与商汤灭夏之鸣条之战是一地:汤灭夏桀,一战有娀,顾颉刚考证即有仍,即今曹县安陵堌堆龙山文化遗址;三战三鬷,在定陶,即在古陶丘之东、济水北岸的戚姬寺遗址;夏桀被商汤打败,沿济水东奔,故二战鸣条之地必在有娀与三鬷之间。不少学者认为,鸣条是为舜晚年的都城,应当是一个大型遗址。今济水北岸有刘城龙山文化遗址,约两万平方米;南岸另有左山寺龙山文化遗址,约八万平方米。笔者以为左山寺遗址位于有娀与三鬷之间,应是古鸣条遗址。此遗址东北距历山一百里,再东北距负夏一百九十里,符合四千年前古人活动范围。

  舜耕之历山,渔之雷泽,陶之河滨、寿丘,迁之负夏,卒之鸣条之地望俱已定位,这些地名皆属古东夷之地。东夷是西周以后出现的一个宽阔地域的名称,涵盖今山东全省、淮北、苏北、豫东,甚至河北、东北大地。而豫东、鲁西,则是东夷人的活动中心。从鲁西南境内的四泽十三水两岸三百多处龙山文化遗址,就可以看出上古四千多年前人口稠密的状况。豫东、鲁西属东夷之地,也是更古老的冀州之地。按《辞海》、《辞源》解释冀州泛指上古中原一带。《禹贡》问世以后,河济之间的豫东、鲁西变成了兖州,而其西的两河之间变成冀州,冀州成为一个狭隘的地方。也就是说出现在战国前后的《禹贡》一书把上古尧舜禹文化转接到山西、河南、陕西、浙江等地。从西汉起,山西蒲州、翼城、安邑、晋阳等地陆续出现尧舜遗迹,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禹贡》把冀州安置在山西后,原中原冀州的尧舜禹文化转入,故两河之间多处出现尧舜史迹,包括诸冯、姚墟、雷泽、历山等;二是尧舜禹后裔从古兖州移民山西,把尧舜禹甚至商的文化带入冀州即山西境内。但详考正史,《史记》不载,《汉书》不录,可证山西境内之尧舜禹汤文化为晚出。

  至于河北逐鹿、唐县等地的尧舜禹文化,应当是出现在西汉冀州的范围涵盖了这些区域之后。另外还有陕西汉中、浙江上虞的舜文化及姚墟、姚丘之说,皆属尧舜后裔带去的地名及故事,先贤对此议论颇多,今不赘述。

  (责任编辑:李 靖)

  

更多新闻,请看中国菏泽网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