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旅游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菏泽新闻
“震中”映秀的悲情重生
2009-05-23 16:46:37   来源: 牡丹晚报   字体大小

  

  

昔日风景秀美的映秀,如今全是板房

 

  废墟中的守望与期待

  本报特派记者 潘若松 邓亚伟

  

  (引言)

  

  赴四川地震灾区采访,无疑是一次身心倍受煎熬的过程,且不说一路的鞍马劳顿,单就沿途触目可及的灾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充满震撼、悲怆与感动的心灵之旅。

  

  从北川、绵阳、德阳、什邡、绵竹、都江堰一路走来,灾区的一切,无不触动着我们的内心。

  

  而最终的目的地,自然是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心-----映秀镇。

  

  5月11日,走进了这个曾因风景秀美而得名的山区小镇,探寻它浴火重生艰难历程。

  

  走进映秀

  

  进入映秀镇,我们还真颇费了一番周折。

  

  5月11日下午,从都江堰出发,记者本想距离映秀30多公里的路程,很快就会到达。然而,驶上去往汶川的213国道,才知道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仅仅走了几公里,狭窄的山路上就被堵得严严实实,满载着红砖、钢筋、水泥等各种建材的大型货车一眼望不到头。看似已经习惯了的司机们并没有特别急噪的情绪,不少人聚在路旁漫不经心地聊着天。

  

  停车询问才知道,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灾区建设进度加快,巨大的车流让这条环山而建的山路不堪重负,这样的堵车在这条路上已是非常“正常"。至于何时能够通行还未可知,一般情况都要堵上几个小时时间。眼看天色已晚,我们只好知难而退,原路返回,夜宿都江堰。

  

  5月12日早5点多钟我们就早早起床,披着晨曦驱车再赴映秀。此时的道路已被疏通,绵延的山路上只有少量的车辆来来往往。行驶在迂回曲折的盘山公路上,远处的群山一派朦胧,透过车窗不时可以看到依山而居的民房间散落的残垣断壁、废墟瓦砾,近处的墙体、山体上时常出现“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标语。

  

  在友谊隧道里看到那块写着“汶川界”的路牌,我们知道已经到了映秀的地界,山路也变得更加崎岖。转过一个弯道,横跨在路旁的“5·12汶川特大地震震源点、百花大桥遗迹 ”的指示牌提醒我们,映秀镇的门户---百花大桥遗址到了。

  

  走下车来,百花大桥的残骸就在山路右侧,原本500多米长的钢筋混凝土大桥被震得七零八落,让人不得不惊叹那场特大地震的巨大威力。这里曾是震后救援人员通往映秀最后的拦路虎,如今这座已被拆除大桥横卧在岷江河畔,成为了外来游客到映秀参观地震遗址的“热门景点”。改线后的新桥正在近处紧张地建设之中。

  

  往前走几步,路边的指示牌上写着“牛眠沟震源点”。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沿着这条山沟往里走10多公里,就是“5·12”地震名副其实的震中。不过,如今经过地壳变动的挤压,先前深三四米的山沟已经被填平,并且被生生拉宽了许多,两侧巨大的山体面目全非,来自地下的强大力量让人不禁触目惊心。

  

  继续前行几百米,一块巨石立在路边,石上“5·12 震中映秀”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这就是那块从天而降的“天崩石”, 它已成为映秀镇"地震旅游"的新名片。巨石旁边立着两块标牌上,勾画出了未来映秀地震游的规划前景。

  

百花大桥遗址

 

漩口中学遗址

 

  板房里的守望

  

  进入映秀,路旁一片蓝顶白墙的板房吸引了我们。这里就是岷江岸边曾经秀美的小镇吗?它也完全不是去年地震后的样子了,绝大部分的废墟已被推平,只有漩口中学几栋震裂的教学楼兀自矗立着。据了解,地震时映秀镇几乎全部被震成一片废墟,没有一间可以安全居住的房屋。全镇原有人口12000多人,地震后,只剩下不到4000人。与北川县城选择异地重建不同,震中映秀并未离开,并将在原址上恢复重建。因此,大多幸存的人们仍在这里坚守。

  

  在板房区里,记者走进梁波的家时,今年37岁的他正在打扫房间的卫生。梁波居住的板房面积不大,仅能放开一张床和一些简单的生活必需品,但里面摆设得井井有条,非常整洁。

  

  见到记者的到来,梁波停下手中的活,热情地邀记者坐下,接着又沏上一壶茶。“家里空间小,你不要见笑,来喝茶。”梁波显得很腼腆,但充满了真诚。

  

  梁波说,目前他和妻子居住在这间板房里。儿子小雷在地震中不幸遇难,当时只有四岁。

  

  去年5月12日下午,时间就要到两点了,小雷央求梁波赶紧送他去幼儿园。当时,小雷所在的幼儿园离家并不远。“在走近教室时,儿子忽然停下来说,他想晚上吃鸡块。我就爽快地答应了他。儿子听了,高兴地跑进了教室。”梁波回忆说。

  

  时间正一秒一秒地接近14时28分。“我刚回到家中院子里,忽然一阵地动山摇,正在屋檐下的妻子惊慌走到院中,此时我家的房子已经垮塌。当我和妻子看到眼前的一幕时,惊呆了很长时间。而当我们慢慢镇定下来时,便快速向幼儿园跑去。”梁波说。

  

  此时,一切都太晚了。小雷所在的映秀镇小学和幼儿园已全部坍塌,在废墟旁,到处都是撕裂的哭喊声。后来,梁波和妻子终于在废墟中找到了儿子的遗体,想到十多分钟前还活蹦乱跳的孩子此时已失去了生命,他们一下子瘫倒了。

  

  在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梁波和妻子时时挂念着儿子。梁波说,他总是难以忘怀地震前幸福的三口之家。至今,梁波还把儿子的照片摆放在床头。

  

  大地震前,梁波是映秀镇砖厂的一名电工。但大地震把整个工厂夷为平地,他也失去了工作。迁到板房区后,不愿仅仅依靠救助生活的他在板房管理区谋到了一份临时的工作,负责板房区的环境卫生。梁波很喜欢这份工作。他说,虽然每天比较劳累,但看到每家每户洁净的环境,他心里很舒坦。

  

  离梁波家的板房不远,33岁的张强开了家机动车维修店,每天找他维修车辆的人还不少。“他是修车的老行家,不仅在镇里,就是汶川县城的人都找他修车。”一位司机对记者说。

  

  原来,张强干机动车维修这一行已经十多年了,在映秀镇,他曾经有个规模最大的修车行。但地震使整个车行化为废墟,十多年来打拼的产业一下子化为乌有,这让张强十分伤痛。震后的几个月里,张强什么也不干,只呆在帐篷里痛苦地回忆往事,非常消沉。

  

  然而一次经历,使他马上有了改变。那是一天傍晚,一名援建者驾驶的一辆推土机发生了故障,随行的机械师怎么也修不好。眼看着天色暗下来,他们非常焦急。恰巧,张强从旁边经过,就产生了帮助他们的想法。于是,他走过去说,他曾经干过车辆维修,可以帮他们试一试。

  

  经过一番努力,张强真把推土机修好了。这让驾驶员高兴不已,握住张强的手连表感谢,并要付钱给他,张强说什么也没接。

  

  此后,张强认识到他不能再这样颓废下去了,他要恢复以往干活的劲头,因为映秀镇需要他。几天后,张强的修车行在板房里重新开业。

  

  “我不在乎每天能收入多少,我看中的是能用自己的修车技术,为经过我们这里的车辆提供方便,特别是能帮助援建者维修车辆,我感到很高兴。”张强说。

  

 

  

123
  打印】【关闭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图文频道

志愿者接受培训

大剧院广场市民好去处

菏泽演武楼工程竣工

全球通头条新闻大赛

甲型H1N1流感防控演练

黄河防汛抗旱来菏检查

这对雕塑命真苦

开发区强拆违规建设

 

 
论坛热帖
菏泽新闻
·“震中”映秀的悲情重生·法眼:家族盗窃团伙覆灭记
·真情故事:苦难,在她面前退缩·盖国强在我市做专题报告
·省府副秘书长张德宽来菏·科普进社区:夏季科普展
·穆李村打造千亩生态庄园·教师资格考试本周六举行
·环保人徒步考察市内河流·领补偿款后继续违法建设
·城区供水漏失率连续下降·乘车索要“的票”遇麻烦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成功案例 | 站内导航 | 本网动态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新闻登载许可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Copyright© 2004-2008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