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口是单县谢集镇的一个自然村。《单县志》记载,九龙口大约建村于宋朝开宝九年(公元968年),因九条路交汇于此,取名九路口,因“路”与“龙”相关联,后演变为九龙口。
关于“路”与“龙”,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尧舜时期,有一条巨大黑蟒兴风作浪,荼毒生灵,百姓苦不堪言。东海龙王遂派其九个儿子出海降服黑蟒。青龙率先与黑蟒展开殊死搏斗,最后同归于尽。于是,当地百姓修筑了九条路,以纪念九龙降魔行为,弘扬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成为一方百姓的精神图腾。
后来,九龙口百姓认为,青龙其实并没有死,一直盘曲在地下,艰难地牢固地缚住垂死挣扎的黑蟒,始终保护着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地百姓演绎龙舞,感激九龙济民恩惠。龙舞表演中,在青龙的带领下,九条蛟龙不断变换队形,你追我赶,前簇后拥,呈现腾云驾雾、降魔除怪的形象。
龙舞属于软架道具舞,在制作龙灯时先扎骨架。龙体结构由龙头、龙身和龙尾三部分组成。龙身共分七节,每部分之间衔接颇为灵活巧妙,整体制作完成后,再在龙身上绘上花纹图案。
龙舞是一种流传民间千年的集体舞。表演时,每个演员必须听从指挥,步伐、节奏一致,尤其是舞动龙头、龙尾,参舞者不仅技巧娴熟,还要身强力壮,否则很难坚持到底。
每逢正月初七、十五,九龙口民间文艺团队便会浩浩荡荡涌进城里游行表演,其龙灯舞更是赢得满街喝彩。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年春节期间,单县城区及部分乡镇都有民间文艺团体参与社火表演,九龙口民间文艺团队的高跷队成为翘楚。
高跷的制作工艺十分严谨,先用榆木或槐木等坚硬木材加工成4至5尺长的木拐,木拐上扁下圆;脚踏板的设置是根据高跷的高度而定,一般在3尺以上装置,个别地方高度达6尺。表演者将双腿用绳子、布条绑缚在木拐上进行表演。高跷一般以集体形式表演,人数在十几人以上。大多数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人们熟悉的传统戏曲的行头,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配合使用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诸多道具,一招一式张扬大气,很受群众欢迎。
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富裕起来的九龙口百姓对文化生活向往越来越强,九龙口村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群众开展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娱乐活动,其民间文艺团队的龙灯舞、社火、高跷、旱船、竹马等传统节目表演还代表家乡,把“九龙口故事”传播得更加迢远。
从远古走来,九龙口已经成为“人文单县”的象征。
刘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