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7日
第A4版:人文菏泽

王禹偁与戚氏兄弟(上)

在我国历史上,北宋是一个名人辈出的时期,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个时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文化名人,他们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这与当时宋太祖重文轻武的政策有关。北宋时期的菏泽地区,属于京东路,“路”相当于如今省级行政区,菏泽地区内的县级行政区分属于曹州、济州、宋州等。因为临近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当时菏泽地区一带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出现了王禹偁、戚纶等一大批文学名人。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他的家在当时的济州巨野县,出身农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王禹偁在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进士,被分配到与家乡巨野相邻的成武县任主簿。在任职之前,他的名气就已经非常大了。史书中记载他“九岁能文”。由于聪明好学,小小年纪就已经远近闻名。北宋宰相毕士安年轻时在担任济州团练推官的时候,听说王禹偁是当地的“神童”,便召见他。听说他家以磨面为生,就让他以“磨”为题作诗。王禹偁张口而出:“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毕士安听后很赏识他,就将他留在推官官署,和官员们的子弟一起学习,并亲自教授他写文章。自此,王禹偁成为毕士安的门人。

当时,毕士安还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来对待,直到发生了一件事情后,毕士安才真正看重了他。毕士安的曾孙曾在《丞相文简公行状》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济州太守有一次邀请毕士安去参加宴会,太守养了一只会模仿人说话的鹦鹉,太守视之如宝。在酒宴上,太守以鹦鹉为题出了一个对联,对不上的罚酒。太守出的上联是“鹦鹉能言争似凤”。在座的文人雅士抓耳挠腮,不是对不上就是对的不工整,太守很不满意,就连毕士安这样的进士也没有对出下联。回来后,毕士安就把这副上联写到家里的墙壁上,时时提醒自己。过了一段时间,闲暇的毕士安又面对着墙上的对联在那里苦思冥想。正巧王禹偁路过此处,看到了墙上的对联,随口就说:“蜘蛛虽巧不如蚕”。毕士安听后大惊,认为王禹偁很不简单。于是,送给他了文人才穿的冠带,用客人的礼节来对待他。从此,王禹偁声名更大了。

后来,王禹偁中进士后先是到成武县任主簿,最后被贬黄州,世称“王黄州”。虽然他的仕途总是遇到波折,但王禹偁是一个非常忠君爱国的人,他和老师毕士安一样,对于发现的人才总是不遗余力地向国家推荐。戚纶就是其中一个。

戚纶(954-1021),字仲言,是宋州楚丘县人(今菏泽市曹县安蔡楼镇榆林集村人)。他于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和王禹偁一同考中进士,两人是同年出生,又是同榜进士,家乡又相距不远,互相惺惺相惜。

其实,戚纶的家庭在鲁西南地区的读书人中也很有名声。戚纶的父亲叫戚同文,是北宋早期的教育家,他出身贫苦,却读书好学,成为当时的教育家杨悫的学生。杨悫是当时的名儒,创办了“睢阳学舍”,许多读书人在这里求学,他的名气很大。杨悫去世后,戚同文继承师业,继续办学,学生中中进士的就有56人,“睢阳学舍”成为当时中原一带的学术文化教育中心。后来,学舍发展成为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戚同文有两个儿子,长子戚维,次子戚纶。因此,作为读书人,王禹偁对戚纶的家世应该是很了解的,或者说是很熟悉的,因为巨野曹县只隔着一个成武县。

戚纶中进士后被分配到沂水县任主簿。在主簿任上,他发现该县有不少逃户,虽然有户口,但是却没有上交赋税。于是,他亲自到乡间去访查,结果有不少逃户是虚报的,他按册核定查找,把虚报的人口都澄清了,给县里增加了赋税。因为这个政绩,他被提升到泰和县(今安徽省太和县)任知县。

根据《宋史》的记载,他在调任太和县知县不久,他的父亲戚同文就在湖北随州去世了。因为戚纶的哥哥戚维在随州任从八品的节度掌书记,戚同文跟着戚维生活,所以,戚纶得知后,就按照丁忧制度去官步行千里之遥去了随州。不长时间,朝廷下发任命,让戚纶兼任大理评事,负责案件的审理判决。

在泰和县,他发现长江以南的百姓,性情凶暴强悍,民众之间经常发生诉讼官司,影响生产。于是,戚纶写下《谕民诗》五十篇,利用当时的风俗和本地发生的民间事情,来教育老百姓要互相理解谦让,当地的老百姓很多人都在传诵这些诗句。

为了感化百姓,戚纶每到过年的时候,就与监狱里的囚犯约定好,让他们回家祭祀祖先,与家人团聚。囚犯们受到感化,都按期返回,因而当地的诉讼案件慢慢就下降了。 张长国 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