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业专家见证农业之变化
讲述人:朱道民,59岁,市农科院调研员
整 理:郭卫东
从1978到2008年,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个年头。三十年间,我作为一名农技人员,经历了改革开放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农作物产量成倍增产,品种不断丰富,农民生活正逐步迈向小康。
我于1974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原菏泽地区农科所当技术员,从事农作物品种研究开发。当时的种子品种十分单一,小麦只有“蚰子麦”、“碧码4号”,平均亩产仅100公斤;大豆只有菏泽“三黄”(铁角黄、牛毛黄、平顶黄)三种地方品种。那个年代一年到头老百姓几乎吃不上白面,地瓜成了大伙的主食。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雷响彻中国,整个菏泽地区紧跟时代步伐,实行多种形式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加和品种改善,小麦亩产量逐渐由原来的100公斤增加到平均300多公斤,甚至600多公斤。大豆、棉花产量也都翻了几翻。我们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研究开发的种子由当初的几个品种发展到几十个品种,大豆有鲁豆9、鲁豆12一16,其中鲁豆13、鲁豆15还通过了国家审定。现在我们已经有140多项种子研究成果。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税费改革的全面落实,农民种田不但不用再缴营业税,而且还享受粮食补贴和良种补贴。今年国家又进行了土地延包,农村土地承包纳入法制化管理。农民不但不再为粮食发愁,而且家家都有余粮。
图:朱道民展示当时种植的大豆样本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