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楼高跷俏起来了
伴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郓城县侯咽集镇陈楼村,一场热闹的高跷表演拉开了帷幕。只见一群彩衣飘飘的“高人”迎面走来,他们或踱着官步,或走着“8”字,或边摆着双臂边扭动身体逗趣,惊险的高跷动作、幽默搞笑的表演,不时引来观众的阵阵掌声。
高跷俗称“拐子”,又叫“踩高跷”,是一项既辛苦又危险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兴于明初的陈楼高跷,迄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陈楼高跷中的“二马分鬃”、“五虎群羊阵”等队形,配以扔、跨、蹲、别、拧等技巧,夸张、诙谐、热烈、火爆,充分展现了鲁西南人的豪放特性。
陈化功是陈楼高跷的代表性传承人。今年65岁的他见证了陈楼高跷由盛及衰又再起的发展历史。在陈化功的记忆中,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的高跷表演非常热闹,四五十人的队伍在附近各个村庄巡回表演,所到之处,都围满了人。
2006年,陈化功、陈爱臣等人把前辈留下来的戏服进行了缝缝补补,把“拐子”复新,又筹措资金购买了一些新服装和道具。陈楼高跷重新俏了起来。
“踩高跷是个力气活,表演的人要身强力壮,有一定的武功基础。上场前,把‘拐子’用麻绳辫子绑到腿上。表演时穿上戏服,扮演成老翁、小俩口或妇女,拿上扇子、手绢、木棍或刀枪。”陈化功说。另外,高跷“拐子”要用三年生子母柳制成,这样的拐子结实、耐用。由于“拐子”高度一般在五十到八十公分,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踩跷者均为男性。
陈楼高跷从表演风格上可分为“文跷”和“武跷”两种。“文跷是地摊玩意,以唱为主,一般是晚上表演,我们主要表演“老汉捕鱼”、“赶黑驴”、“扑蝴蝶”、“跑花船”这些武跷节目。”陈爱臣说。
65岁的陈爱臣祖孙三代都是高跷艺人。大儿子是骑“毛驴”的高手,大孙子从十几岁就踩上了高跷。陈爱臣年轻时一直是“撑船”的主角,这几年体力不行了,就“改行”敲起了鼓,“实在没人的时候,我也‘撑船’过过瘾。”陈爱臣笑呵呵地说。
74岁的陈宏明是队里最年长的艺人,他踩了五十多年高跷,现在踩不动了,就当起了保管,帮队员们整理衣服。
从2009年起,高跷队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传承人,“踩高跷可不是一学就会的活儿。首先要教会他们腿上绑着高跷练习走路,然后再做动作,不摔倒几次是练不成的。”为此,陈化功在三棵树上拴了绳子,让孩子们绑上“拐子”牵着绳子练习。“这些孩子都是看着高跷表演长大的,很愿意学。”如今,到菏泽市进行文艺汇演,到县里参加各种演出,上场的都是这些年轻人。
尽管如此,对村民来说,能够完整地观看高跷表演已经非常奢侈,“现在,只有年关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能演。其他时间,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聚不起来了!”陈化功不无遗憾地说。
2008年,陈楼高跷被列入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4月,又成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遗保护让陈楼高跷又俏起来了。”陈化功说。通讯员 李英
李秀东 记者 郑华伟
(责任编辑:李靖)
更多新闻,请看中国菏泽网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