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星星之火已燎原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农村电商:星星之火已燎原

2017-12-06 10:09:37 来源:

农村电商:星星之火已燎原

——写在第五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在菏泽举行之际

本报记者 胡德光

   菏泽,一片古老且英雄辈出的土地——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我国著名的牡丹之都和武术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可是,长久以来,“经济欠发达”一度成为了菏泽农村这片广袤土地的修饰词。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大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为改变我市农村落后面貌,市委、市政府根据发展实际和电子商务快速兴起的大环境,探索出了一个具有菏泽特色的农村电商发展模式,给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颠覆性变化。我市广大农村纷纷搭上信息“高铁”,插上了经济发展的“隐形的翅膀”。

   “农村电商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助推器,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市委书记孙爱军这样评价发展农村电商对我市的意义。

   回顾菏泽农村电商发展史,走过的历程还依然清晰。“发端于曹县大集镇丁楼村淘宝户的星星之火,因了新时代大势,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和追求,在广袤的曹州大地上,星火燎原,红红火火。一台电脑,一条宽带,连通的是村外精彩的世界。一个键盘,一串订单,架起的是实现农产品商品化、加工产品市场化、劳动力资源价值化的桥梁,通向的是奔康致富、追求美好生活的彼岸。”市委副书记、市长解维俊曾总结到。

   回顾菏泽农村电商取得的成绩,不禁令人赞叹——从2015年1月开始,以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会议为标志和起点,近三年来,菏泽农村电商发展蓬勃。2016年,淘宝村已遍布我市各县区,淘宝镇发展到6个,淘宝村61个,均占全省的1/2,全国的1/22。今年,我市淘宝村发展到168个,同比增长175%;今年1至10月份,电商交易额突破1570亿元,同比增长70.3%……

   我们正处于一个被电商改变的时代,电商发展前景无限。面对未来,我们有足够战略定力;面对未来,我们也有足够的决心和毅力。农村电商,在菏泽这块创业的热土上一定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从一枝独秀到花团锦簇

   初冬的孙庄村醒了。

   一轮红日跃出,竖立在村头牌子上的“中国淘宝村”几个字,晨曦中格外温润。

   披件外套,孙学平出了门,当了25年村党支部书记,每天头一件事,就是去村里转一圈。

   路上尽是生面孔——有前来学习“取经”的外地人,有送货的、谈生意的,也有开始一天忙碌的,认识不认识都点头道早。

   孙庄村以自己的打开方式,开始了新的一天。

   这里属曹县大集镇西南部,地理位置非常偏僻,祖辈靠种植玉米、小麦,外出打工来维持经济收入。这个560多户人家的村子,4年前还穷得叮当响。农村电商兴起,刷新了产业模式,激活了孙庄村的一草一木。小村名气渐大,成了一个品牌、一面旗帜,560多户中有300多户开有淘宝网店,线上销售和线下加工吸纳1500余人。2013年5月以来,村子里成立了40家服饰有限公司,吸纳返乡务工青年200余名,返乡大中专毕业生30名。2016年,孙庄村淘宝演出服饰销售额更是达到了8000余万元。

   孙庄村因电商而巨变,这样的村子,在菏泽还有160多个。

   千百年来,菏泽的农村一成不变,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地吃饭。孙庄村是这样,菏泽的其他村也是这样。直到8年前,被一对农村夫妇——任庆生、周爱华激起一阵涟漪。

   周爱华、任庆生,家住曹县大集镇丁楼村,在这个远近闻名的“淘宝村”,他俩是人尽皆知的农村电商领路人。

   一对农村夫妇,怎么会成了农村电商领路人?还要从2009年说起。那一年,任庆生夫妇第一次使用淘宝在网上“淘宝”,并顺利挖掘到了“第一桶金”。从此,他们家的命运因此而改变,菏泽农村也燃起一粒星星之火,开始了悄然嬗变。

   任庆生夫妻开淘宝店挖到了 “第一桶金”,传遍了十里八乡。于是,群起而效之,纷纷在网上“淘宝”,挣了钱。很快,丁楼村就成了全国的淘宝村,大集镇就成了全国的淘宝镇,曹县出了48个淘宝村,几近占了全省的一半。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市委、市政府敏锐地察觉到了这是改变我市农村落后面貌的好机遇。为推广“大集模式”,我市积极总结曹县大集镇“淘宝村(镇)”发展经验,引导各县区立足特色农产品优势,通过电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开启了农村电商跨县区、跨行业、裂变式竞相发展的新局面。各县区还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创新招商方式和开发模式,规划建设集商品交易、物流仓储、融资担保、研发设计、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园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商工作,2015年以来,陆续出台了《菏泽关于加快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菏泽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30余个涉及电商的优惠政策,连续3年安排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通过政府奖励、补贴等方式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同时,我市在已建成全省第一个、全国第二个全光网城市的基础上,对光纤覆盖的5753个村进行升级换代。这些强有力的政策实施,都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副市长王卫东介绍说。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奋力发展,当时间来到2016年时,淘宝村已遍布我市各县区,淘宝镇发展到6个,淘宝村发展到61个,均占全省的1/2,全国的1/22。根据阿里集团最新统计结果,今年,我市淘宝村更是发展到了168个,同比增长175%。

   此外,我市还将扶贫工作与电商发展结合起来,利用电商企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能进行线上销售的扶持线上销售,能到线下产业链从事加工生产的到产业链上实现就业,带动贫困村365个,贫困群众2.5万人,563个贫困村发展电商,9个省级贫困村发展为淘宝村,实现整村脱贫,走出了一条具有菏泽特色的电商扶贫之路。

  “e”网情深创业潮

   在互联网经济大潮驱动下,草根创业、返乡创业成为了菏泽农村电商发展的内生动力。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营造环境,进一步助推了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可以这样说,村庄还是几年前的那个村庄,但是在“互联网+”的带动下,正在发生着蜕变。互联网的兴起点燃了菏泽农村脱贫致富的创业热情,从少部分人追逐电商受益,到周围人群效仿,农村电商发展群体在菏泽迅速形成。

   家住成武县城的谢体良,怎么也想不到,快活到70岁了,也时髦了一把——成为众人吹捧的“创客”。

   平时就爱琢磨、爱新奇玩意的谢体良,在2011年开始了创业路。“之前,我经常在淘宝上买东西,看到别人都能在网上挣钱,我就想,为啥咱不能呢?”谢体良说。

   就这样,2011年9月份,谢体良的网店开始正式运营。三个月后,第一笔订单来了。第一笔订单到来之后,谢体良的网店便一发不可收拾。如今,为了支持谢体良做电商,全家齐上阵,就连他的小外甥女,都在网上帮他卖东西。经过几年的努力,谢体良开了9家淘宝店,成为镇里电商创业的“领头大哥”,带动百余名农民从事电商。

   在距离成武百余里的定陶县张湾镇,花甲之年的张培光也开始了在网上的创业路。

   那是9年前,老张已有60岁,他和大儿子张军强在一个木材加工企业上班。老张从20多岁起,就当上了采购员,走南闯北便成为了他的家常便饭。

   “那时候,咱们这边的销售方式还很传统,仍主要是靠面对面的买卖,然而,在人家南方,已经开始有在网上做买卖的了。”老张说。虽说,当时老张还不懂啥叫电子商务,但,在网上做买卖这个新奇事,还是在他脑子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天,张军强来到老张家里。“他主要是想跟我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在家做网上销售木材加工产品的生意。听到他的想法后,稍作考虑,我就答应了。之所以答应,主要是因为我见识过人家在网上成功做销售的事例。”老张告诉记者。

   老张和儿子随后一起辞了职,着手在村子里建厂房。时光荏苒,克服了种种困难,9年间,老张家的这家企业已经成为我省的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亚、非、欧等国家和地区,光景好时,年销售额可达1500多万元。

   在农村“创客”带动下,我市的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日益壮大,带来了上下游产业链、配套服务业的快速聚集——设计、包装、配件、物流、培训等服务业快速兴起,淘宝村出现了适应电商生活规律的夜排档、24小时营业的超市、淘宝大酒店等现代服务业。农村电商,不仅让村民“看到外面的世界”,在生态服务、创业孵化、公益文化方面延伸出更多触角,更是改变了乡村面貌,实现了乡村文明,促进了社会和谐。

   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区全部成立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在江北地区率先实现“千县万村”试点县区全覆盖,共建成3100余个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村小二和淘帮手的数量居全国前三。今年“6·18”期间,我市村淘服务站交易额居全国第一,双11期间交易额排名全国前十。

   “近年来,我市农村电商得到了爆发式增长,涌现出大批电商经营者和一批千万级、亿级淘宝店主。广大村小二、淘帮手作为现代文明的传播者、城乡融合的推动者、为民服务的践行者、重要的乡贤力量,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维俊说。

   在菏泽农村这个广袤的土地上,“创客”们点燃了菏泽大地农村经济的熊熊之火、点燃了脱贫致富的熊熊之火、点燃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熊熊之火。

  筑梦智慧乡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近年来,在农村电商大潮的推动下,我市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未来的期望和要求也随之提高,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有学上有医看等基本的生活要求,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对生活的便利化、对社会管理的参与感等,成为了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我市一直在探寻实施方法。

   2016年12月,在《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一篇名为《当村里开通了微信公号》的文章,引起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注意。文章主要描写了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湘西,依托腾讯“为村开放平台”,推动了农村发展、实现了群众脱贫致富。

   经过收集更多资料、学习研究,市委、市政府决定把“为村”作为“互联网+”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抓手,选取部分村庄先行先试,然后全市推开,以“智慧乡村”推动“智慧社会”建设,加快全市智慧化进程。今年1月26日,我市第一个、也是全省第一个 “为村”公众号——郓城县南赵楼六合苑“为村”平台应运而生,开创了我市智慧乡村建设的新纪元。

   就在六合苑“为村”平台正式上线后,一个个“为村”平台在我市“破土而出”,这其中,就有4月13日正式上线的郓城县唐庙镇王老虎村 “为村”平台。

   “为村”平台建起来了,到底能有啥用,王老虎村的村民们其实心里都没底,直到那一场大雨。

   今年5月21日,一场大雨突袭王老虎村。受大风影响,村里的小麦大面积倒伏。当天夜里,村党支部书记王敏炮第一时间在村里的“为村”平台上发布消息,提醒村民注意。雨停后,王敏炮又根据在“为村”里收集的信息,上报至唐庙镇政府,联系保险公司对倒伏的小麦面积进行丈量。

   “那场大雨,使村子里的910亩小麦倒伏。幸亏有了 ‘为村’,不仅第一时间向村民告知了情况,还第一时间收集了情况,大大节约了处理理赔问题的时间,减少了村民的损失。”王敏炮告诉记者。

   我市是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农民的商品化意识还普遍较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还不高,相当一部分农民还比较贫困。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农村贫困,需要一个培养农民市场意识、提升农产品商品化率的平台,而“为村”平台恰恰就能满足这些。

   巨野县董官屯镇舒王庄村,拥有很多令其他村子羡慕的发展优势——大片樱桃林、销售工笔画传统。可是,守着这些优势,舒王庄村一直没有发展起来,主要原因就是“酒香被淹没在了深巷子里”。

   事情在舒王庄开通 “为村”平台后发生了变化——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村庄,樱桃熟了,好多村民接到全国各地的电话,了解最佳采摘时间和价格。该村的工笔画及农特产品上行,增加了农民收入。

   除此之外,“为村”平台凭借其拥有移动通讯网络便携式、扁平化、延伸性等特点,有效打破了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地域和时空界限,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村党员可以在线参加组织活动、参与学习讨论、履行党员义务,大大增强了党的意识,从而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

   “‘为村’和农村电子商务一样,从根本上改变了群众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对促进农村发展、实现群众脱贫致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将产生革命性的深远影响。”解维俊在郓城调研“为村”工作时指出。

   “为村”建设是继农村电子商务之后,信息化、智慧化在农村掀起的新一轮浪潮,而菏泽正处在潮头之上。经过不到一年的发展,全市已上线运行“为村”2800多个,占全国的88%以上;认证村民、关注人数均占全国的88%以上。与此同时,“为村”效应也在菏泽大地上进一步显现。

   几年来,我市农村电商从迷茫质疑到试水破土,从脱盲触网到推广普及,从宣传动员到风生水起,走过了一段豪迈与激情、成就与辉煌的历程,已经在农村电子商务方面撕开了赶超发展的口子,呈现集聚裂变式发展,已成星火燎原之势,逐渐成为我市加快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信之愈笃,行之愈坚。

   在过去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站在新时代的当下,我们迎来了第五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迎来了四方电商大咖汇聚一堂,共商未来。

   论坛的举行,必将助力我市农村电商有一个新发展。这种新,不是凭空产生的,正是基于已有的基础,并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命题。这是菏泽农村电商发展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必由之路。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