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活水”精准“滴灌”到户
——
—
牡丹区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侧记
牡丹区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按照“六个精准”、“四个一批”的要求,坚持以“两个全覆盖”为抓手,区乡村三级公示公告、三级建档立卡、三级制作精准扶贫地图,实施一户一案、一村一品、一人一岗“三个一”工程,整合涉农资金4.5亿元,利用上级资金1.1亿元,实施产业项目371个,强化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等措施,脱贫攻坚成效日益显著。
“全区从上到下的全覆盖,将每位贫困群众遇到的问题都摆到明面上,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有的放矢。”牡丹区区委书记张福龙说。牡丹区坚持将扶贫资金项目向重点村倾斜,发展扶贫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围绕实现“五通十有”目标,逐村逐项排查脱贫需求,整合资源、资金集中倾斜,大力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
让扶贫“活水”瞄准“穷根”精准“滴灌”,就是坚持扶贫与扶志、输血与造血、治标与治本。在高庄镇贾楼行政村,记者见到贫困户张春霞,她对记者说:“我今年54岁,两个姑娘出嫁后,家里就我跟老伴俩人了。我俩身体都不好,外出打工没人用。正好镇里的构树扶贫项目到了俺村,在这儿打工一天能挣五十块钱,俺心里特高兴!”
目前,国家“十三五”精准扶贫十大重点项目之一的构树扶贫工程,已落户高庄镇,企业与中科院植物所合作培育的新品种杂交构树,在高庄镇种植已达200万棵,共计5000亩,为山东省首个大面积种植区。
治好“病根”,拔掉“穷根”,让“病倒一个人,垮掉一个家”成为历史。牡丹区按照每人110元的标准,为全区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购买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经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二次补偿、民政医疗救助补偿后,剩余部分目录内费用补偿90%,个人负担10%;目录外费用补偿80%,再由区属定点医疗机构负担5%,个人负担15%。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诊范围为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就医实行逐级转诊制度,转诊手续统一到牡丹人民医院办理。截至目前,牡丹区已为2016年度665户患病贫困户核准领取大病商业补充保险,总金额高达720万元,并全部拨付到保险公司账户,已理赔760人,累计赔付640万元。
瞄准“穷根”,首先要找准“穷根”。在胡集镇龙凤行政村扶贫蔬菜种植基地,记者看到65岁的朱伍连正在大棚内查看蔬菜长势情况,他对记者说道:“基地将蔬菜管理交由贫困户、附近村民管理,每年保底收入一万块钱。”
马岭岗镇安顿庄村建立的草莓大棚种植扶贫项目,更是让附近的贫困户舒展开紧锁的眉头。贫困户们全年都可以在此种植、管理草莓,每人每天获得50元收入,可以使50余名贫困群众月收入增加1500元左右。
牡丹区还依托电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平台,累计培训贫困人口697人次,切实提高贫困户就业创业技能。
牡丹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泽中介绍说:“牡丹区集中一切可利用资金,千方百计整合资源,通过实施产业项目、打造扶贫基地、建设扶贫车间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平台,方便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2016年完成脱贫42325人,今年全区力争完成3.8万人的脱贫任务。”
记者 李若生 常焕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