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们创造公平发展机会
——我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纪实
中国菏泽网消息
(记者 张 红 艳)
编者按 2014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指示精神,立足欠发达实际,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坚持改革增动力,积极拓展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好效益;坚持城乡统筹融合,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为反映全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就,从今日起本报推出“亮点2014”栏目,敬请关注。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菏泽视察,对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务必把义务教育搞好,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全市教育系统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确定了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的工作目标,积极作为、锐意改革,开创了全市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财政性教育支出稳定增长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市委书记于晓明特别重视农村教育工作,7月和9月,用两天的时间随机察看了6县区10乡镇的17所农村学校,撰写了《关于菏泽市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的调研报告,提出把农村义务教育置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首要位置,全面改善农村薄弱学校条件,促进菏泽教育工作整体提升。
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爱军多次到城区学校调研,特别是针对牡丹区实验小学运动场建设,亲自调度,先后两次扩征黄金地段土地30余亩,投资4000万元,完成了学校扩建工程。并在10月17日亲自参加学校首届运动会。
“再穷不能穷教育”,一年来,我市落实好多渠道教育投入政策,提高财政性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达到20%以上的基础上,并稳定增长。今年,预计教育总投入将达到85亿元,比2013年增长5%。
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教育质量
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要求,做好教育工作这一“兜底”工程,全市教育系统从加强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入手,着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以农村学校为重点,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办学差距。一年来,全市累计投入校舍标准化建设资金6.39亿元,开工项目1296个,新建、改造面积101.37万平方米。
今年,全市开工建设城区学校10所,面积29.2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75亿元。其中市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市开发区高中、开发区渤海路小学二期、成武县文亭实验学校等学校已投入使用。随着这些城区学校启用,我市城区学校班额逐步降低。
重点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形成一个乡镇(街道)建有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中心幼儿园、下设若干个幼儿园和教学点的农村学前教育服务网络。今年全市已开工项目227个,开工面积1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46亿元。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优化农村教师结构
为提高我市教师队伍素质,市教育局一手抓“补充”,解决师资不足问题;一手抓“培训”,解决能力不足问题。
组织开展了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及校长、骨干教师培训,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自考、脱产进修等学历补偿教育,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和学历层次逐年提高。
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了1000名优秀教师,组成市级“教坛精英”团队,市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作为教坛精英活动经费,每年组织教坛精英分学科到农村学校,通过上公开课、结对带徒等多种形式送课下乡。市教育局还与菏泽学院联合开展了大学生顶岗实习活动。
从2009年开始,每年从菏泽学院选拔1000名优秀应届毕业大学生到全市农村学校顶岗实习,组织被顶岗的农村学校教师到菏泽学院脱产培训。市教育局还建立了新招聘教师到农村学校锻炼制度,规定每年新招聘的教师70%以上要优先补充到农村学校,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学校教师结构。
市教育局按照“退一补一”的年度教师补充标准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六年来,全市共面向社会招录教师1万多人。今年以来,已完成招聘教师2697人,70%以上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责任编辑: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