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系列评论之六
保障民生:推动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报评论员
“得民心者得天下,重民生者安天下。”是亘古未变的真理。“民生”总是最吸引眼球的焦点,也是最具温情幸福感的词汇。“民生所指,民心所向,国运所系;民生所在,党心所系,政之所行。”“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是十八大的明确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百姓生活、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决心,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
民生连民心,重视民生建设,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信任和支持;忽视民生建设,就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动摇执政根基。可以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我们凝聚民心、汇集民智,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快发展必须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紧密相连,切实让老百姓在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好广大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古代,先贤们就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统治阶级减轻剥削、轻徭薄赋。在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民生是政治的中心,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现代化建设时期,都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34年来,我们党不仅基本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让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十八大报告中“人民”出现了145次,人们从报告的字里行间读出了人民的分量,读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执政为民的情怀。十八大精神要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好抓实。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使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就菏泽而言,近年来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大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有了大幅提升。但是与十八大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受财力限制,有很多该为群众办的事情还没有办好,群众收入低、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出行难等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等等。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必须按照十八大的新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要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复转军人安置和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水平。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大力破解以药养医难题,进一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使用范围,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及因病返困问题。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道路、管网、公交、公园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责任编辑:正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