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基层为民服务平台
——我市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建设小记
中国菏泽网消息
我市有城乡低保对象39万多人、五保户3.5万余人,常年因灾需救济灾民近30万人次,有重点优抚对象5万余人。为了能让这些困难群众得到及时的救助,近年来,我市加强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改善和保障了群众基本民生问题。
日前,记者到成武县伯乐集镇民生服务中心采访,中心的5名工作人员个个都是真诚的笑脸,让来这里办事的群众倍感亲切。同行的市民政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近几年惠民政策的不断落实,民政工作越来越繁重,且所有民政工作都要在乡镇层面上予以落实,为了能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自2007年始,我市以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的高效落实为切入点,在乡镇层面开始建设民生服务中心。通过乡镇政府自筹一点,区县财政补助一点、市里以奖代补支持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设施建设资金,新建高标准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20余处。其次是利用乡镇现有设施,把闲置房屋充分利用起来,建立了民政大院,开展各项便民利民服务。再次是整合各项惠农政策共建,使各项民生服务事项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完整的工作平台。目前,我市每个乡镇民生服务中心都达到拥有5间房屋以上的服务大院,每名工作人员有一套办公桌椅、有一台电脑、有一部照相机、有一部专用电话、有配套档案设备。
“上面千条线,乡镇一根针”。每一项民政工作都关系到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前由一名民政专职人员承担的民政服务机制已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人少事多就容易产生矛盾,按照民生服务中心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我市各乡镇普遍建立了5—8名的专职民政工作队伍。牛月允是伯乐集镇民生服务中心主任,他告诉记者,中心有5名工作人员,每项具体工作都落实到人,会计徐延伦负责优抚、老龄、基层政权和殡改工作,出纳刘燕兼管五保工作,低保工作有专管员,为了便民、利民,残联的张保印也在中心办公。
记者在市民政局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建设办化公室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抓好向村级民政工作的延伸,我市还积极建立健全村级民政组织,以村(居)委会为依托,建立村(社区)“民生服务站,由村委会主任兼任站长”。另一方面还以乡镇民生服务中心为平台,实行“民政搭台、部门唱戏”的运作模式,吸收劳动保障、残联、农业等事关民生的业务进驻民生服务中心,实行窗口化办公。同时,还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吸纳乡村干部、文化、卫生、科技等部门的专业人员,以及具有特长、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加入志愿者队伍,实现了专职人员服务与志愿者服务的有机结合。
截至2010年底,全市168个乡镇(办事处)都设立了民生服务中心,并统一向社会公开了热线服务电话号码;建立了村(社区)民生服务工作室(站)5100多个,基本实现了村级覆盖,初步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互联的民生民政服务机制,搭建起了基层为民服务平台。
记者 马琳
(责任编辑:正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