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最大的亮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细分
——访市委讲师团办公室主任文玉忠
十七届六中全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首次以文化的双重属性即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确定了发展的双重任务,理清了“公益性”与“经营性”、“事业”与“产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过度市场化带来的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要求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正确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坚持“两手抓、两加强”,两轮驱动,双翼齐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市委讲师团办公室主任文玉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文玉忠说,文化事业是实现和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手段,它作为民生事业的一部分,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建设投入,保障大力发展。而文化产业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它作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导向是利益,具有经营性,必须面向市场,加快繁荣发展。众所周知,菏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长期以来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历史积淀,是牡丹文化、水浒文化、黄河文化的交融地,素有“一城四乡一生态”的美誉。近年来,随着省委省府“突破菏泽”、鲁南经济带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市积极打造“文化强市”牌,相继出台了《关于推动菏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文件,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大剧院、演武楼等数十处文化基础设施的建成使用,图书馆、文化艺术馆、规划展览馆的开工建设,曹州牡丹园的提升改造,大型演艺节目《山东汉子》、《国色天香》、《包楞调》等精品力作,都充分展示了日益发展的菏泽特色文化。
文玉忠表示,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在个别地方、个别部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产业轻事业”的现象,有的片面地把“文化发展”理解为“文化产业发展”,导致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动力和活力。同时,还存在着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农村文化可用资源相对较少、远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等。
文玉忠就我市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提出如下建议:首先,要转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破除只重文化意识形态属性,不注重文化的产业属性的旧观念,确立文化既有公益性,又有经营性的多元化投入。
其次,要继续加大对公益性文化的财政投入。第三,要深化改革,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第四,要倾力打造核心文化品牌,以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业影响力。“一城四乡”是菏泽最鲜明的文化标志和最亮丽的城市名片,也是我们最需要倾力打造的核心文化品牌。我们要进一步去挖掘古曹州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人文资源底蕴,整合资源,打破管理体制上的框框,形成品牌,推动对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尽快把我市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总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个主要支点,也是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和主攻方向。无论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文化产业,都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文玉忠说。
记者 王 众
(责任编辑:正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