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菏泽网消息
我今年66岁,2005年刚从鄄城县民政局退休时,难以适应闲暇的生活,幸亏有牡丹晚报相伴。从那时候开始,细读牡丹晚报成为了我的“必修课”。多年来,我把牡丹晚报当成了亲密伙伴,天天看,天天读。
2008年的一天,我发现有人在菏泽护城堤的绿化树上摘鲜花,立即拨打了牡丹晚报热线电话160000,记者很快赶到现场进行了采访。笫二天,稿件在报纸醒目版面刊登后,护城堤上就很少再有人摘花了,经常在此游玩的市民都称赞牡丹晚报是“护花神”
。我听后,心里美滋滋的。后来,堤上刚建不久的凉亭石板被人砸坏,我又立即向报社反眏,报社及时派记者到现场采访,并发表了要加强保护公共设施的文章,社会效果很好。我身边的人都说:“牡丹晚报总是说俺们心里话,真是咱菏泽老百姓自己的报纸!”
我老家在黄河滩上,自己对于高亢粗犷的黄河号子情有独钟。看到黄河号子面临传承难题,我感到十分痛心与惋惜,几年前就开始搜集整理。可是,作为一名退休老人,我深感自己力量不足。在我彷徨迷茫时,牡丹晚报记者采访了我,并在“深度报道”版面刊发了《硪工号子,淳朴激昂的黄河民谣》一文
,引起社会各界对黄河号子的关注。新华社驻巴黎分社原社长吕全城来电,要我将黄河号子原汁原味地收集整理下来,不遗余力向中国音乐协会和民间音乐协会推荐;市黄河水利局、市华夏文化促进会也伸出援手,并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让我认真整理鲁西南夯硪号子。如今,黄河号子已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也有幸成为黄河号子传承人。
我爱我的伙伴——牡丹晚报,每天都把报纸汇集起来,装订成册,常看常新。 彭忠(牡丹区北城办事处三里店新村)
(责任编辑:正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