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俗称喇叭,我国广泛流传的民族吹管乐器之一,发声高亢嘹亮,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深受群众欢迎。近日,笔者采访了一对唢呐父子——
老田小田:同“曲”异“调”父子俩
中国菏泽网讯 田向东,60岁,单县张集镇田老家村“唢呐演奏家”。其“张嘴喇叭呲牙笛”之技艺,将唢呐的传统吹奏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嘴须有气功。”老田说。行内认为,“张嘴喇叭呲牙笛”之民间绝活,不费一番大功夫是不会练就的。
笔者好奇地问老田:“你张嘴时,气从哪儿出?”“从舌头上面出。看是小气,实为大功。”老田回答。于是,老田爽快地表演起来:舌头两边封闭,气流只从舌头中间的“凹槽”通过,启开哨片,嘴气和声,连绵不断……
老田介绍说,在练习张嘴喇叭时,不仅要掌握发音的技巧,面部表情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张嘴喇叭呲牙笛”一般用快调,也叫笑笛,吹奏的时候,不能绷着脸,必须要“笑”着吹。
呲牙笛,顾名思义,吹笛子必须呲着牙。和吹喇叭一样,气不能散了。
老田从13岁开始学唢呐。如今,“张嘴喇叭呲牙笛”之民间吹奏绝技在其嘴上已运用自如。
老田在演奏唢呐中还添加了很多新颖的“小戏法”,让人耳目一新。吃烟把、鼻穿钉、玩扇子、吃龙火等“小戏法”都是他创作的。采访时,老田给围观的人们即兴表演了吃龙火,火苗吞到嘴里,唢呐哨片在舌头上“鸣叫”,交替不断,火鸣不迭,真可谓声情并茂,惊心动魄。老田说:“开始练习鼻穿钉时,钉子蹭地鼻孔直痒痒,连打喷嚏。也就是因为难学,很多人都半途而废了。”他一次收了十几个徒弟,练成“小戏法”的不足一半。
老田还继承了先辈们较传统的“大戏法”,叫“火烧葡萄架”。其表演须在晚上,难度大,颇惊险:老田噙满一大口煤油,喷出一条2米长的火舌,引燃导火索,再引爆悬空的纸球,球内挂满的小硫磺球瞬间紫光四射,绚丽多彩,形似一串紫红饱满的葡萄。如今老田练就的这些绝活算是“物以稀为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老田有仨儿女。孩子们自幼听着唢呐长大,皆对民间器乐情有独钟。老田颇为自豪地说:“孩子们都愿意学,而且学有专攻,各具特色。现在,闺女即便上着班,有时间也跟着吹一阵子。”
田国防是老田的大儿子,和父亲一样,也是13岁开始学唢呐。与父亲不同的是,田国防和妹妹田红就读了菏泽艺术学校,是“科班生”;弟弟田伟现在部队服役,是军旅文艺宣传的“男主角”。1998年,田国防毕业后被分配到张集镇中学当了一名音乐老师,后来田红也上了班,是单位的文艺骨干。兄妹仨商量“不再让父亲受罪了”,老田不听:“我要吹一辈子,停不下来了。”
后来,田国防被调入县文化馆,并成立了自己的演艺公司。过去,老田一代社会地位不高,为的是混口饭吃;现在,小田一代是音乐艺术工作者、“非遗”传承人,吹奏的是现代流行乐。两代人吹奏的是一样的唢呐,而发出的是不一样的“调”。“在继承唢呐传统吹奏技法的基础上,我想吹出一种新的意境。”田国防说:“父亲吹的是街头‘火爆场面’,大喜大悲;我的演奏可登‘大雅之堂’,是阳春白雪、儿女情长般的音韵……
如今,老田的“张嘴喇叭呲牙笛”还在农村火爆异常,震撼人心;小田的唢呐现代流行乐频现城乡大舞台,摘金夺银,动人心弦。
文/图 通讯员 刘厚珉 张凯鸣
(责任编辑:正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