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菏泽网消息
春光明媚的菏泽城区公园、广场上放风筝的人渐渐多起来。老人、青年和孩童们放飞各式风筝,也“放飞”着愉悦的心情。其中有一位被筝友们称为“风筝迷”的陈宗启,风筝放得特别好,只见他的风筝在空中时而盘旋,时而竞飞。
陈宗启放风筝已有10年了,他与风筝结缘是在儿时。陈宗启告诉记者,儿时的他喜欢放风筝,那时家里很穷,所放的风筝都是自己用棉线将几根竹条一扎,再拿张旧报纸一糊,后面再拖两根用纸粘起来的长尾巴,当年大家只会做这一种风筝。长大了,工作了,只要看到有特别的风筝,陈宗启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去买来,然后照着样子做起来放。陈宗启告诉记者,做风筝讲究很多,从材料、式样、做工都要求细致。为了把风筝做得精致,陈宗启还去外地买来风筝图纸和书籍,开始依样画葫芦,后来慢慢地也改进一下,编些新花样。他的老伴张月荣告诉记者,陈宗启做风筝上瘾了,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用陈宗启的话说“一天不放风筝,心里像猫抓一样难受。”陈宗启每次出去放风筝,都会带上三四只,不仅自己放,还给出来散步的市民放。
让老陈记忆最深刻的是做盘鹰风筝了。有一次,陈宗启在北京看到了盘鹰风筝,放起来以后就像真老鹰一样会在空中盘旋,虽然价格不菲,要500元一只,他也狠下心来买了一只。回来后,陈宗启开始揣摩做盘鹰风筝,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他改了又拆,拆了又改。他第一个盘鹰作品改了不下30余次,现在对他来说,做盘鹰已经是驾轻就熟的事了。一个盘鹰,他只花了一个星期就做好了。
做风筝、玩风筝都是种乐趣。陈宗启告诉记者,做风筝过程很琐碎,扎、糊、绘……有时做一个风筝需要忙活一周。他已做了上百个风筝,其中绝大部分送给了友人。其中老鹰风筝做得多一些,有七八十个种类,放上去后还招来了其他鸟类。他的老伴孙月荣告诉记者,有一次,他们俩去牡丹广场上放盘鹰风筝,招来众多的麻雀围绕盘鹰风筝飞翔,引得附近游玩的人们前来观看。
闲暇时,陈宗启还教附近的孩子们扎风筝。“风筝这门手艺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是个古老的技艺,从中可以学到立体几何、空气力学、美工、体育等方面的知识。”陈宗启说。
文/图 记者 晁会芹
(责任编辑:正强)
发送DZHZSJB到10658666
订阅菏泽手机报 菏泽新闻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