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嫌钱少 一边怨眼高
中国菏泽网消息 (记者
丁厚勤)2月11日,在牡丹体育场举行的牡丹区春季就业招聘会上,求职者摩肩擦踵,与诸多用工单位相互“打量”。在现场的喧嚣背后,一边是求职者感叹“钱太少”,一边是用工者抱怨“眼太高”,折射出节后市内用工“乍暖还寒”的尴尬。
27岁的魏先生拥有大专学历,四五年来,他一直在北京、天津等地打工,进过车间,跑过业务,一直没有最合适的岗位。随着年龄增长,他不想再漂在外面,希望在市内找份工作。“见识了外面的世界,慢慢没有了当初的好奇和兴奋,更清楚了自己无法在城市买房,终究是个过客。”魏先生说,如今在家门口找工作,他最在意的是待遇和保险,在外地务工时,他一般能拿到两三千元的月薪,在菏泽找到一份月收入1500元以上的机械制图工作就能接受。最终,他跑遍了几十个招聘摊点,只在两三家招聘单位留下了自己的资料,主要原因就是“钱太少”。
与年青人们的挑剔相比,年近40的李德全不由感叹“有选择的人是幸福的”。李德全是牡丹区王浩屯镇人,只有初中学历。前些年,他奔波在全国各地,做开挖掘机的工作。“两个人24小时干活,收入还可以,就是比较累。”在招聘区逛了几遍,他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目标。“在本地工作能轻松些,但是工资太低,不行还得出去干。”李德全无奈地说。
在求职者小丁看来,招求双方如同一次“相亲”,各自都必须清楚自己的“分量”。尤其是求职者,必须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做自己能胜任,又能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才能将自己置于正确的轨道。谈起此次参加招聘会的感受,小丁表示收获不小:他留下联系方式的六七份工作,有自己熟悉的,也有他没有干过想要尝试的,自信不会空手而归。
记者在招聘现场发现,在一些用工单位的报名表上,多数求职者学历在中专以上,大专学历占到一半以上。不少招聘单位表示,如今求职的人员比前些年学历层次更高,见识更广。
事实上,众多用工单位对这次招聘会格外重视。每年春节过后,很多常年在外务工的人员都要重新择业,给用工单位提供了招聘的黄金时期。
为了广纳人才,菏泽牡丹阳光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场内设置了几个摊位。在黄北振负责的位子上,宣传材料上显示,招聘区域经理30名,大区经理10名,工人50名。在报名的13人中,只有1人报了工人岗位。“想干业务的多,招工人就很难了。”黄北振说。
某纺织企业的招聘点占据着一个很好的地段,在招聘人员身后,大幅的红色条幅格外显眼。负责招聘的陈先生告诉记者,招聘材料已经发放完了,却只有两人留下了电话。“我们的岗位对应聘者条件要求很低,每月一两千元的待遇也算不错了,但是无法招到足够的工人。”望着攒动的人群,陈先生喃喃地感叹,“要我说呀,工源一点都不缺,人心漂浮才导致了某些岗位的用工荒。”
(责任编辑:正强)
发送DZHZSJB到10658666
订阅菏泽手机报 菏泽新闻早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