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郓城县玉皇庙镇西部,距县城大约30里处有一古村,名曰五岔口。据传,该村建于宋朝,时濉水(即赵王河)流经此地,河分五岔,附近设渡口,故得名五岔口。此地水势曲折,苇绿莲红,鱼虾成群,时有渔夫出没,隐隐约约的渔歌声常常从芦花中飘荡出来,尤其是在夏秋之夜,野火隐隐,渔歌四起,别有一番乡村野趣,故名“五岔渔歌”,为古郓城十景之一。
从宋至明,“五岔渔歌”以其优美壮丽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亦留下了不少吟咏其景的美篇佳作。明户部尚书佀钟籍贯郓城,他刚正不阿,故土情深,对家乡景致多有吟咏,曾作一首五律《五岔渔歌》描绘了当时景色:“云水烟波阔,渔翁欸乃声。蓑披寒雨重,蒻带晚风轻。柳岸垂纶日,芦湾艇棹晴。得鱼心便足,万事不关情。”曾主修《郓城县志》的明嘉靖年间进士侯祁曾亦作有《五岔渔歌》诗:“小艇清风外,渔歌动廪西。寒空云漠漠,晚泊草萋萋。欸乃江天迥,萧条野望迷。曲终烟水阔,鸥鸟共忘饥。”侯祁曾还作有《过廪丘》一诗,其中亦有对五岔口的描写:“渔歌迷五岔,烟树隔千秋。”另有诗曰:“河分五岔归芦州,岸口渔家聚上流。夜静何声惊客梦,高歌都在渔舟中。”可以说,诗因景而灵秀,景因诗而名重。
当时的濉水在五岔口犹如湖泊一般水深岸阔,往来商人、渔夫络绎不绝,烟火袅袅,盛极一时。五岔口附近河道纵横交叉,渡口林立,形成了许多以“口”命名的村庄,如刘口、刘小口、六姓口、老口等,而以五岔口最为繁盛。渔歌声起处,有始建于北宋神宗年间的渔歌亭。每到夕阳西下,晚霞辉映,碧波荡漾,渔人载歌,时有飞鸟掠过,俨然一幅天然图画。人在渔歌亭,身处此种美妙的环境氛围,不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乐何及!
遗憾的是,明朝以后黄河决口夺道灉水,淤积河道,上游日湮,致赵王河漕运不兴而渐渐废弃,渔歌声也渐渐远去。后来随着两岸不断与河争地,“河分五岔”不复存在,渡口也早已不见踪迹。到了20世纪50年代,五岔口村建小学,又填平了部分残存河道,推平了渔歌亭,以致现在只能看到荒凉废弃的坑塘,以及沉寂已久的潭水,让人不胜唏嘘。也许,坐在岸边的时候,只有一曲《渔舟唱晚》,能让人感受那美妙的境地吧。
五岔口繁盛之时,村内村外遍植杏树,形成“村在杏林中、杏林在村中、房在林景中”的格局,五岔口成了远近闻名的“杏花村”。到了收获的时候,黄澄澄的杏一簇簇挂满枝头,为村民带来丰收的喜悦,抚去劳动的辛苦。五岔口的村民很是豪爽,行人路过,随手摘取几个杏尝尝,村民从来不会说什么。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很多树木的年龄超过百岁。后来随着分产到户政策的实施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杏树日益减少,以致殆无孑遗。2018年初,五岔口村确立了重新打造“杏花村”的工作思路,又补栽了不少杏树,但已不似当年繁盛。现在想来,着实可惜。
如今再去五岔口,“兰亭已矣,梓泽丘墟”,空余“渺渺兮予怀”,让人不觉感到失落、怅惘。然而,此次探访也并非没有收获,循着五岔口等一些古老的渡口村庄,我们能够想见那远去的繁华,也能缕出赵王河的些许踪迹。也许,未来的某一天,那穿越千古的声音,还会重新回荡在我们耳旁。 冯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