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7日
第A6版:人文菏泽

赵士学:精忠报国 一心为民

在鲁西南黄河边的曹县,有一位当地百姓念念不忘的革命先烈——赵士学,他是家乡人民的骄傲。

赵士学,又名赵云松、赵相鹤,曹县安蔡楼镇赵楼村人,1904年8月出生于曹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从小就拥有过人的才华和智慧,是其家族的骄傲。在当时能考上大学的人可谓凤毛麟角,赵士学却以优异的成绩于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

1935年,日方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在这一外敌入侵、主权沦丧的历史关头,爆发了“一二·九运动”。赵士学有一颗爱国心,又受到北京大学先进文化熏陶和我党先进救国理念的影响,立志报效祖国。但是,他的满腔热血却受到当时国民政府腐败和“攘外必先安内”的影响,再加上当时菏泽黄河决堤,淹没了曹县家乡良田,他主动休学两年返乡救灾援建。直到1936年,老家各方情况有所好转后,方才返回北京大学继续读书。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大规模进攻华北。当时,作为北大的进步学生赵士学和大批不愿做亡国奴的热血青年,多次到南京国民政府所在地向蒋介石请愿。但当时国民政府急于围剿南方江西苏区的红军,采取消极抗日的政策,并且强力镇压要求抗日的请愿进步学生。无奈之下,赵士学和同学刘齐滨义愤返乡,并且都开始了各自的抗日救国运动。当时刘齐滨在其家乡曹西北一带开展抗日运动,赵士学则回曹东南盐土堌堆一带招收2000多名乡勇日夜训练,并亲赴枣庄,投入了台儿庄对日作战。台儿庄战后,他回到家乡,在抗日县政府工作,这些在《曹县县志》均有记载。

赵士学的家乡安蔡楼望鲁集,位于老黄河故道北面,地势低,十年九淹,经常遭受水灾,老百姓苦不堪言。为了治理家乡的水患,赵士学曾多次到山东济南府寻求他的学长何思源帮助,协调从望鲁集西到赵楼东挖一条贯穿三个乡镇且与单县河相通的河道。他冒着被责难的风险,带人扒了望鲁集的庙宇,把拆下来的木材和砖石用于河道建设。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先拿自家的财产充公建设河道,后又把自家的大白杨树全部伐了做桥板,修了多座重要桥梁。但当时的地主老财却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所以,联名告他,说他和刘齐滨都是共产党,他被迫离开曹县政府。后来,因生活艰难和长期受国民党政府迫害,赵士学患上了精神疾病,于1992年病逝于曹县老家。

不忘历史,感恩先烈。菏泽大地是红色的土地,是英雄的土地,更是千千万万无数无名英雄的沃土。今天我们缅怀先烈,不忘历史,必将沿着先烈们的足迹,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赵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