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福寺村位于郓城县西南13千米处,属武安镇管辖,西距镇政府驻地约4千米。
有老年人回忆:早年间,这里就有一座寺院,寺院位于现在的洪福寺村西,季庄村东,桃园村北。这个方位有一处祥瑞之地,叫“九龙口”,寺院就建在“九龙口”往西北一百单八步的黄土岗上。
为什么有这样一个美好名字的寺院和村庄?是先有寺院还是先有村庄?这里有一个令人喟然长叹的故事。
寺院的前院东廊房北窗前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此碑为元朝大德元年(1297年)重修大殿时所立之碑,上面有“洪福寺功德记”六个大字。另有文字说明:宋徽宗(1082—1135)年间一伙灾民为避金国兵乱,从幽燕(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部分地区)逃至此地,在寺院的周围住了下来。起初居住十分散乱,随意圈占,不时引发争地纠纷。后经官家指导,集中27户建了一个村子。告诫大家:都来自四面八方,要遵守规矩,宽厚仁义,和睦相处。为此起村名“仁者里”,这就是以后的洪福寺村。所以先有的寺院,后有的村庄。
宋高宗绍兴五年(1136年)初,外地乌钟寺一位法号济觉的僧人时常到“仁者里”化缘,积极劝说村内有学识的周歧、舒善、王浩、孟舆等人修建寺院,信奉佛教。当时佛教盛行,他们四位甘愿当会首,并邀请济觉担任主持,开始筹备资金料物。济觉和尚不顾年老力衰,到处化缘,盼望早日实现意愿。到丁已年(1137年)三月初八,寺院及附属房屋全部竣工。建寺期间,济觉和尚因四处跋涉化缘,操荣过度,寺院竣工不久即“坐化”而亡。为纪念其功劳,以他的法号“济觉”定为寺名,所以当时的寺院叫“济觉寺”。
宋孝宗隆兴初年(1163年),这里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仁者里”的百姓大多逃离而去。几户未出逃的人家房屋坍塌,无法居住。无奈,只能暂时在“济觉寺”的佛殿内住下,寺内的觉洪、觉福两个和尚四处化缘,用最大努力维持在寺内居住地难民们的生活。
洪水持续二年才慢慢退下去,外逃的百姓陆续回来,修整院落,收拾田园。在“济觉寺”内居住的几户却没有回村的意思,他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散漫生活。天长日久,寺内的饮食入不敷出,难以为继。也是时机巧合,有一天,突然风雷大作,大雨滂沱。这时,大殿西面的房梁被雷电击中,突冒大火。殿中的男女老少惊吓得魂不附体,急忙携带孩子、抱起衣物跑院子里,倾盆而泻的大雨瞬间把他们淋透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刹那间,天上风停雨止,房梁上的大火不救自灭了。
见此情景,两个和尚顺水推舟,忙向这几户人家说:这是佛祖催促大家到村里修整院落,回家居住。闻听此言,这几户人家都搬走了。想不到是,半个月后,觉洪、觉福两个和尚相继坐化而亡。
大家想到觉洪、觉福两个和尚的好处,纷纷流下感恩的泪水。一直要求将寺庙改名,以纪念两位和尚。经大家反复酝酿讨论,取两位和尚法号的第二个字作为寺名,即为“洪福寺”,“仁者里”的村名也随之改为洪福寺村了。
星转斗移,沧海桑田,八百多年过去了,洪福寺的村名再也没有改变过。
洪福寺呈长方形,东西长670米,南北长420米。有张、王、刘等11个姓氏,262户,826人,1243亩耕地。
行走在洪福寺村里,到处是干净的墙面,光滑的道路,新栽植的绿化树,人们居住在繁花似锦的环境中,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正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动能。 魏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