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2年09月23日
第A3版:理论与实践

苏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红色故事讲述方式研究

□ 孙红梅 孟迎新 池长会 程玉玉

一、苏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简介

苏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单县朱集镇张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交界处创建了苏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张寨被设为中心机关所在地,成为苏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人指挥革命的中心。据统计,张寨的革命遗址有53处,地道入口13处,老式党员干部活动办公场所5处,地下办公场所3处,寨沟4处。近年来,单县朱集镇政府对张寨旧址进行修缮复原,现占地面积84700平方米。张寨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圣地,被称为“湖西小延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二、苏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的红色故事

1.成立张寨抗日自卫团联队。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单县县委决定在张寨筹建抗日青年训练班。1938年春节,数千名群众在张寨一户地主家门前的空地上集会,高文甫发表演讲,号召他们团结抗日。正月初五,张寨举办第一期训练班,结束后成立抗日自卫团,随后在周围村庄成立13个抗日自卫团。

2.村干部装成乞丐护百姓。抗战时期,有一位村干部叫赵德荣,每当敌人入侵时,他就让村民赶紧躲进地道,自己在外面观察敌情。他把自己打扮成叫花子。有一次,几个鬼子进入张寨,突然,他看到一个鬼子要扒开掩盖地道入口的柴火垛,他想也没想,立即掏出手枪,“嘡啷”一枪把鬼子毙了。他舍生忘死保护百姓,被张寨人传为佳话。

3.“官二嫂”杨传荣的故事。抗战时期,张寨党员干部冲在前,普通百姓紧随其后,形成了全民抗战的大好局面。有一位妇女叫杨传荣,25岁死了丈夫,裹着小脚,带着两个女儿艰难度日,在张子敬等人的引领下,走上革命道路。她家里存放着八路军医疗队的药品器械,每次日伪军来扫荡,她都会把药品器械藏好。部队很多重伤员都在她家养伤,有时一住就是两三个月。她性格爽朗大方,总以“二嫂”自称,别人也都喜欢称她“二嫂”,她成为队伍里的“官二嫂”。

三、苏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红色故事的精神内涵

苏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故事是讲不完的,这些故事共同体现了“爱党爱国、敢于担当、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等一脉相承,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滋养。我们应该传播根据地红色故事,弘扬精神内涵,唯有不断讲述传播,才能不忘老一辈革命家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不忘革命先辈作出的重大贡献,不忘根据地人民付出的巨大牺牲,不忘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我们要把这些文化之根和民族之魂传承下去,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四、苏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的红色故事传播方式

1、导游讲故事:通过遗址展示、文字介绍、故事宣讲相结合的方式传播。导游在引领游客观看革命遗址时,声情并茂地讲述与之相关的故事,尽量让这些故事与当时发生的场景相吻合,以增强游客的现场体验感,从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获得更真切的感受。

2.专家授故事:设置教学场所,由专家授课,对游客进行党性和爱国主义教育。湖西革命老区有很多研究湖西革命文化的专家,可以在苏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处开设专家讲堂,定期向当地群众和游客讲述红色故事,解读湖西精神。专家讲授可以让游客获得对红色故事和精神内涵的双重了解。

3.艺人演故事:组建文艺宣传队,进行革命题材影视剧拍摄和文艺展演。很多文艺人士根据张寨红色故事编撰了歌曲、戏曲、小品、话剧等作品,张寨景区可以定期举行相关文艺汇演,群众将会获得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红色文化与故事才会传播得更久远。

4.媒体传故事:打造网络传播平台,利用新媒体平台讲好张寨红色革命故事。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现代媒体手段宣传张寨红色故事,形成“线上+线下”的立体化宣传模式,帮助人们高效快捷了解张寨故事,感悟红色基因,把湖西精神内化到当代人的价值体系中。

5.全域播故事:当下,湖西老区人民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可以把张寨景区纳入全域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同时把张寨故事推广到其他红色旅游景点进行传播,让张寨故事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2022年菏泽市社科规划课题

作者单位:菏泽家政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