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宣传部:“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卓越贡献奖”及“花开盛世”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牡丹系列奖项评选活动。通过开展“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卓越贡献奖”及“花开盛世”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牡丹系列奖项评选活动,进一步推动牡丹产业和牡丹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持续塑造提升我市“中国牡丹之都”品牌影响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培养、吸引牡丹人才的浓厚氛围,对为我市牡丹产业和牡丹文化艺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进行奖励。评选工作每年开展一次,“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卓越贡献奖”每次评选获奖个人(团队)不超过2名(个);“花开盛世”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牡丹系列奖项评选分为牡丹产业发展和牡丹文化艺术两大类8个大赛,均设最高奖“金牡丹奖”,另设200余个其他奖项。
市委统战部:实施“社组联心·情满花城”公益项目。发挥市县两级社会组织、新阶层人士等资源优势,结合自身服务领域,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深耕细作,打造靓春、消夏、爽秋、暖冬四大主题行动。通过助学、敬老、助残、义诊、抗疫、救援等服务内容,达到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传递引领志愿服务新风尚的目的。“社组联心·情满花城”靓春行动已开展活动67次,服务人数约1400人次。汇聚众多社会组织和新阶层人士的智慧和力量,为美丽花城奉献爱心、奉献温暖。
市委网信办:网上政策宣传与舆情监测,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高层次人才政策要求,大力推广宣传《菏泽市人才新政30条》等政策文件,将涉人才工作网上舆情监测作为重点工作,积极巡查各县区各单位存在与市委要求不符的网上声音,积极受理、分级研判、及时转办、认真处置,维护菏泽涉人才网络动态持续向好。积极对接省委网信办及市人社部门,研究预备制定网信行业人才职称评定工作,保障网信人才职称晋升渠道,发掘网信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制定网信人才培养方案,对网信人才提供专业书籍订阅、外出学习、继续深造等多种服务保障,推进网信领域人才整体发展。
市委编办:编制保障高层次人才引进。市直事业单位用编进人计划向引进高层次人才倾斜,切实保障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用编需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进一步挖掘编制潜力,统筹使用编制资源,深入调研市直事业单位需求,科学安排市直事业单位用编进人计划,做到早着手、早安排、早下达,优先保障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用编需求,切实做到只要市直事业单位能引进,编制部门就优先给予充足的编制支撑,不断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能,着力为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提供坚实的编制保障,助推人才强市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团市委:依托“青鸟计划”,发挥“青鸟驿站”“青年驿站”“菏青驿站”三大载体支撑优势。凝聚服务菏泽籍高校学子和在外优秀青年,吸引青年学子和人才来菏就业创业,形成具有共青团特色的人才招引和就业服务工作体系。一是开展“青鸟计划·职选菏泽”就业服务季暨云招聘活动,邀请用人单位做客直播间,通过网络招聘会、云直播、空中洽谈等形式为广大学子送岗位、送政策。二是以高校为单位建立微信交流群,建设“青鸟驿站”,常态化推送菏泽就业信息、人才政策等。三是为解决来菏求职的毕业生求职难、住宿难等问题,量身打造“青年驿站”公益项目。四是探索“菏青驿站”模式助推青年人才扬帆回菏,积极讲好家乡故事,组织引导菏泽籍在外优秀青年和企业家带着资金、技术、信息等返回家乡、投资兴业。
市科协:抓好智库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履行好智库高端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做好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根据全市“231”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组建生物医药、高端化工、乡村振兴、宏观经济与政策、大数据及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牡丹产业等高端智库专家团队。充分发挥智库专家在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方面的作用,组织动员市直有关部门和高端智库专家提出智库课题,经筛选委托各领域智库专家开展研究,研究成果供市县领导决策参考。
市侨联:打造“留学报国同心筑梦”服务品牌。加深留学人员对国情、省情、市情的认识,强化对留学人员的思想政治引领,组织留学人员学习理论政策、时事新闻等。开展留学人员联络联谊活动,加强留学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留学人员之间的友谊。向留学人员传达市人才政策及菏泽就业招聘等各类信息。引导留学人员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引导留学人员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光荣传统,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各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精神状态,为打造富强、美丽、幸福、文明、活力、和谐“六个新菏泽”的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市发展改革委:加强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建立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体系,提高企业研发机构覆盖水平,引导支持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建设一批省、市级工程研究中心,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关键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省工程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优化整合工作,通过调整、充实、整合、撤销等方式,形成新布局:对符合新定位、新标准的工程实验室,申请纳入新序列管理,不符合定位要求的,予以撤销淘汰。2022年计划新增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20家。
市教育局:实施菏泽名师建设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理念先进、视野开阔,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突出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县区、校级名师建设工程实施,带动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分期实施,三年一个周期。每周期面向全市遴选50名以上的“菏泽名师人选”,通过个性培养、课题研究、成果培育、示范引领等多种方式,进行为期三年的重点培养,使名师人选在教育理论、学科专业和文化修养方面打下更深厚的基础,在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等方面形成独特的探索成果,取得显著的教育教学业绩,具备主持和指导教育科研的能力。培养期结束经考核合格,命名为“菏泽名师”。
市科技局:以院士合作协同创新平台为载体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海外国家院士及其团队科技创新合作工作,促进我市建设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我市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继续进一步加强我市院士合作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院士合作协同创新平台是由院士及其带领的科研团队与我市企事业单位共同组建的协同创新平台,采取政府推动、院士实质性参与、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合作模式,通过柔性引进院士及其团队,开展联合研发、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平台团队建设水平,实现合作双方共同发展。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印发《菏泽市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培育认定工作指南》和《菏泽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根据“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标准,筛选部分企业作为省级重点培育对象,采取现场指导、一对一帮扶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发活动,健全创新管理机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突出抓好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培育和现有市级以上“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运行管理和建设工作,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
市公安局:扎实推进企事业单位员工落户和人才落户畅通办工作。对已落户我市的大中型企业、学校等企事业单位,辖区派出所根据其申请经审核符合设立集体户条件的,及时设立集体户,充分满足单位员工落户需求。对无集体户的小、微企业员工或暂无工作单位的来菏务工人员,符合“引进人才”落户条件的,按照《菏泽市人才新政30条》规定在各县区人才专门集体户办理落户。全市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好《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通知》,积极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人才振兴战略,全力吸引急需人才来菏落户,继续做好为落户我市的大中型企业、学校等企事业单位设立集体户和为人才落户及相关服务管理工作。
市民政局:实施优秀社工人才服务基层计划。积极培养优秀社工人才,以“牡丹和谐使者”评选为抓手,选拔一批本土优秀社会工作者,纳入市级人才工程管理,落实政策保障,加大对“牡丹和谐使者”实施的社工项目的支持力度,引领、带动全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2022年10月底前,计划完成第二届“牡丹和谐使者”选拔工作,共计10名。引导“齐鲁和谐使者”“牡丹和谐使者”发挥引领作用,与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开展结对帮扶,为社工站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督导,助力当地专业社工成长,为基层困难群众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
市司法局:开展“百名行政执法标兵”选树活动。为深入推动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百名行政执法标兵”选树活动。选树范围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常年在一线从事行政执法(审核)活动,工作突出、成绩优异的行政执法业务骨干及其工作人员。开展“百名行政执法标兵”选树活动是贯彻落实市委人才工作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此项活动将极大调动广大执法人员的积极性,真正把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的执法骨干遴选出来,有效发挥执法“示范头雁”效应,提升我市执法队伍整体综合素质,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行政执法。
市财政局:构建服务平台,凝聚创新人才。以研究和解决财政领域现实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本着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思路,通过改善人才来源结构、健全规范激励引领机制、定期开展优秀年轻干部专题调研、创新搭建培训平台、坚持一线蹲苗锻炼、组织座谈学习及畅通交流渠道的方式,对财政干部进行全方面创新培养,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鼓励财政干部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努力打造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化财政干部队伍,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开创财政改革发展新局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施新时代菏泽人才工程品牌建设行动。牢固树立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理念,做好高层次创新型中青年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工作,选拔出20名左右菏泽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继续擦亮返乡创业菏泽品牌,挖掘返乡创业人才创新创业示范案例,评选出10名返乡创业“归雁之星”,激发返乡人员报效家乡活力热情。充分利用“山东菏泽—名校人才直通车”引才平台,加强与重点高校合作力度,向知名高校推介菏泽,市县联动开展10场以上线上线下引才活动,强化我市引才聚才虹吸效应。聚焦高层次青年人才引进,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平台引育优秀青年人才和转化科研创新成果作用,新增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家以上,促进高层次青年人才向企业集聚。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多元化筹集人才住房。居住问题是青年人才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人才服务最重要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为多元化、多渠道增加人才住房储备,市住建局引导各县区将政府每年未出租的公租房向人才保障性住房发展。以市经济开发区为试点,将未出租的公租房房源中预留了181套住房作为开发区人才租赁住房使用,逐步在全市推广,多措并举解决青年人才的住房问题,努力让青年人才在菏实现安居梦。鼓励人才相对集中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行业系统、产业园区等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就地、就近解决各类人才住房困难问题。
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培养“菏泽乡村之星”,发展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实施乡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树一批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每次30人左右,纳入菏泽市市级人才工程管理。制定出台政府规范性文件,落实政策保障,加大对菏泽乡村之星的项目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菏泽乡村之星引领作用,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菏泽乡村之星享受职业农民职称“绿色通道”政策,可以直接申报职业农民中级、高级职称,选拔优秀人才,助推我市乡村人才振兴,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争取于2022年8月底前完成第七届“菏泽乡村之星”选拔工作。
市商务局:激发智力引擎,助力电商发展。依托我市农村电商发展优势,积极与山东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等相关协会组织对接,开展培训活动,协助我市电商企业引进高端“设计”“美工”“运营”等人才;积极与阿里巴巴集团等国内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对接,开展“招商”“引流”“沙龙”等活动;组织国内知名电商专家来菏考察调研,梳理我市电子商务发展脉络,指导工作方向,助力我市始终站在电商运营的最前沿,使我市电商企业紧跟最新规则、优化运营思路、开拓网售渠道,推动电商企业发展,助推我市电商产业提档升级。2022年,争取组织国内知名电商专家来菏考察指导不少于6次。
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推进文旅人才服务基层。紧紧围绕全市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工作,切实加强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以文旅人才服务基层一线和基层人才挂职研修工作为依托,每年选派30名左右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单位开展服务工作,推荐10名左右基层文旅人才到省直单位研修学习。立足文化旅游工作实际,开展一系列业务培训活动,以公共文化服务、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旅游服务为重点,以提升文旅人才业务水平为目标,年内开展业务培训活动不少于5次。扎实开展“文旅人才服务基层”活动,整合高层次文旅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人才服务效能,深入县区、乡镇开展文化宣讲、政策宣传、技能培训等活动,到2022年底,累计开展服务活动不少于30场次。
市卫生健康委:实施中医药人才建设工程。加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招引力度,通过校园招聘、公开招考等形式,每年引进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不少于50人、本专科毕业生不少于100人。依托驻地医学类高校培养中医药人才,积极争取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中医专业医学生计划。开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建设国家、省、市级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培养中医药骨干人才100人。依托市县两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每年组织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不少于2000人。大力发掘民间中医药人才,每年挖掘整理民间中医药特色疗法不少于20项。组织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工作。开展西医学习中医培训项目,年底前完成“西学中”人员结业考核不少于600人。
市外办:擦亮“外事助力”服务品牌。实行APEC商旅卡“一网通办”,加强APEC商务旅行卡宣传推介,优化对外交流合作服务环境。用好外国人来菏邀请“快捷通道”,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及对外交流牵线搭桥,构筑合作平台。建立健全全市语言类人才库,加强英、日、俄、韩等多语种翻译人才培训,为全市高水平开放储备外事力量。借助“云外事”,联合相关部门、单位,制定“优势产业、非遗文化、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线上推介计划,开展线上推介活动,吸引海外人才来菏投资发展。
市国资委:引育结合,助力人才一线成长。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开展经常化领导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等专项培训。建立企业领导人员市场化选聘、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大优秀年轻企业领导人员培养选拔力度,建立常态化配备机制。积极参与省国资委“雏鹰”行动,推荐市属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进入全省经营管理“雏鹰”人才库,争取到全国行业领军企业和全省百强企业挂职实训。加大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引进力度,对国有企业“231”产业体系项目的特殊人才引进,实行“一事一议”,着力营造良好企业干事创业生态。挑选符合条件的企业,选拔一批企业后备管理人才队伍,以挂职锻炼为抓手,分赴项目基层一线“练兵”,增加基层工作经历,促进人才快速成长。
市医保局:开展“双招双引”人才及亲属医保全程帮代办服务。依托菏泽市“双招双引”人才医疗保障服务平台和专属服务热线,向“双招双引”人才及其亲属提供及时精准、安全周到、标准规范的医疗保障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开辟“暖心医保”绿色通道,医疗机构开设“暖心医保”服务专站,医保大厅开设“暖心医保”服务专柜,医保业务科室开设“暖心医保”服务专线。引入“手机视频办医保”平台,在任何地方均可通过手机与可视化医保便民服务站视频连线,“零接触”“不见面”简单高效地办理医保业务。通过系列举措,切实满足“双招双引”人才及其亲属的医疗保障需求,提升医疗保障帮办代办服务满意度,全力做好“双招双引”人才服务工作,打造菏泽医保服务品牌。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以“人才贷”业务为抓手,推动人才、金融“创新融合”驱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引导合作银行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为高层次人才或其长期所在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宣传推介,及时更新推送人才清单,协调银行机构加强与省、市级人才对接洽谈,简化流程,快速办理相关业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政银风控互补机制,推动市县进一步完善风险补偿等政策,提高银行机构“人才贷”业务办理积极性,同时对“人才贷”业务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强化跟踪督导,力争高质量完成全年投放目标。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推出高学历人才住房公积金贷款,助力打造人才安居精品工程。对于2018年6月7日后,在我市建立住房公积金缴存制度单位工作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购买首套自住用房申请使用公积金贷款的,不受缴存时间限制,交付首付款后剩余款项(不含储藏室、车位款)可执行菏泽市公积金贷款最高标准。高学历人才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实施,可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住房保障作用,有效增强来菏工作的高学历人才住房消费能力,为来菏工作、创业的有志之士提供安居落户保障。同时,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我市实施“归雁兴菏”行动,助力打造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安居乐业的幸福新菏泽”和“创新创业的活力新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