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庙村是曹县仵楼镇的一个自然村,其得名于村旁的张飞庙。《曹县地名志·仵楼镇·张飞庙》词条载:明洪武年间,张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因村旁有一张飞的庙宇,故名张飞庙。
张飞庙村旁的这座张飞庙宇与他处不同:这座庙里除了张飞的塑像外,还塑造了张飞骑的枣红马。这匹马又与他处的马不同,这匹马马腚上有一个大窟窿。好奇者曾用糨泥土堵过几回,就是堵不住。那么这匹马腚上的窟窿咋来的呢?这还是一个诡异的传说呢。
听老人讲,很久以前,生活在这儿的人们深受黄河水患侵扰,为避患趋吉,于此老黄河北大堤上建了水神张飞庙。张飞庙东边有一大片淤地,魏堤头村的魏老头见无人耕种,就开荒翻耕种上了小麦。说也奇怪,年年春天都有牲口啃他的麦苗,而且一啃就是老大一片。魏老头既心疼又郁闷,也没见过是谁家的牲口啃的。
又一年春天来到,魏老头的倔脾气上来了,下决心非抓住啃他麦苗的真凶不可。于是这年春天,魏老头天天早早起来,赶到麦地。可到了麦地,只见麦苗子又被啃了一大片。一连看了好多天,他没见猪羊,只见些马蹄的脚印。白天不见牲口,一定是谁家的马驹子半夜来啃的。魏老头生气了,决定晚上来抓。一天晚上,魏老头悄悄地来到麦地,模模糊糊地看到一匹马在啃他家的麦苗。见状,魏老头大喊着去撵,可一撵,那匹马没影了。不知它咋来的,也不知咋去的,一连几夜都是这样。
一天夜里,魏老头掂着自制的枪头子藏在一棵大树后。不一会儿,那匹马又来了。它走过大树时,并没有发现树后躲藏的魏老头,继续向麦地跑去。魏老头见状,忙抬手将枪头子投向那匹马。只听“噌”得一声,枪头扎在了马腚上。他急忙撵去拔枪头子,等他拔下枪头子,那匹马又不见了。
第二天,魏老头到张飞庙闲逛,无意中看见庙宇里有血滴。他急忙去看,只见这匹马马腚上有个窟窿,边上还有血印。见此,魏老头惊呆了。等他缓过劲后,跌跌撞撞地跑出了庙宇。
消息一下子传开了,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赶来张飞庙一看究竟。张飞嫌吵闹,就把这匹马卖了。听说卖马时,张飞变成一个庄稼老头,他给买马的人说:“草尽管让它吃,活儿尽管让它干,可千万别叫它喝水。”
一年夏天,买马的人打麦,见马热得顺着毛淌汗,一时忘了张飞的话,把马牵到树下,让它饮了一桶凉水。水也喝完了,马也瘫下了,成了一堆淤泥。
丰瀚 酆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