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4年12月11日
第A4版:人文菏泽

●菏泽地名前世今生●

大屯 中屯 小屯

在成武县,有一些以“屯”和“营”命名的村,如大屯、中屯、小屯、王营等,带有较强的军事色彩等。这与明朝的“大移民”有关。

当时由于连年战争,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大片田地荒芜,方圆几百里渺无人烟。而山西由于地理位置因素,受到的战争影响较小,物阜民丰。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恢复生产,实行“大移民”制度,即把山西太原、临汾、长治、晋中等地的老百姓大量迁徙到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垦荒种地,发展生产。当时交通要道洪洞县成为大量移民的集散地。大量山西移民到达迁居地后,在当地官员的监督下,以屯、营为基本单位定居下来。移民迁入后,多以姓氏为村庄、屯名。

明朝“大移民”是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五十年的迁移活动。当时一支王氏家族的移民千里迢迢来到成武县,但见县城东北约六十华里的一处地方,曾受黄河水淤积,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草丰美,遂决定在此落脚立村定居,建设家园,垦荒生产。这支移民分别建了三个村,比邻而居,互相照应。此地陆路、水路(内地河流与大运河相通)都比较发达,乃兵家必争之地,朝廷派军队驻扎在此,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拱卫京都。又由于当时运输不便,军粮难以运进来,军民联手开荒生产,政府免费向他们提供农具、种子和耕牛,减免赋税。因为具有屯兵性质,于是三个村分别取名为大屯、中屯和小屯。现在均属大田集镇管辖。大屯村是一个行政村,中屯村和小屯村两个村庄是一个行政村。

大屯村在大田集镇驻地东北部,东接济宁金乡县马庙镇,西、南与中屯村和小屯村相连,北靠安济河,距镇政府3.5公里。全村辖四个村民组,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有村民325户,1250人。农作物主产大蒜、棉花、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屯村至中屯村接定丰(定陶至江苏丰县 )公路2.5公里已硬化完成。中屯村和小屯村在大屯村南面,地头相连,村民户数和人口数跟大屯村大体相等,种植作物与大屯村相同。

现在许多人知道自己是移民,但是不知道祖上是从哪里迁过来的了,连上几辈人都不知道,只知道洪洞大槐树,也许是明朝官府为了防止移民逃回家乡,强制移民不能把故乡告诉给子孙后代吧。人们只能吟唱那首熟悉的歌谣寄托情思:“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 宋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