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3日
第A5版:文学副刊

姐姐的平凡人生

□ 张芳华

2024年4月26日,农历三月十八——这一天,是姐的忌日。

姐患的是一种疑难病症,虽经镇、区、市、省各级医院多方救治,却终因回天乏术而使其生命定格在了82岁,给所有亲人留下了莫大的遗憾与哀伤。如今姐虽与我们阴阳两隔,但她的音容笑貌却总在我的眼前浮现,我们对姐的思念与缅怀将永驻心间!

我们兄弟姊妹中,姐最大,其次是我,下有三个妹妹和三个弟弟。姐与我们同父异母。其生母病亡时,幼小的她毫无印象。故而我们八位兄弟姊妹,实则都是在同一父母养育下成长起来的。这自然得益于我们拥有一位慈祥善良的母亲。她对姐不仅视同己出,而且倍加呵护,倾心教养,从而造就了姐从小就健康的体魄和懂事明理的品格。

姐的优良品格最早体现在对弟弟妹妹的关爱上。记得在我小的时候,除了爷爷、奶奶和爹娘的疼爱,便是姐姐的亲密相伴了。当年农村孩子多,大孩照看小孩,就像猫衔老鼠一般,姐这只“猫”可没少“衔”我这只“老鼠”。姐抱我、背我、护我、哄我的画面至今历历在目。我自幼淘气爱动的天性每每牵动着姐的心。每当我出去玩耍久久不归,姐总是四处找寻;每当娘做好了饭,姐总是满处喊我来吃;有时我因故怄气,姐总是耐心劝慰,直至我破涕为笑。说起姐的关爱,弟弟妹妹们都能讲出许多鲜活的故事。重温大半辈子以来兄弟姊妹间的骨肉情谊,大家对姐的怀念,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尽!

随着年龄的增长,姐中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她颇勤快,见活就干,院子和房间常被她打扫得干干净净。她早早就学会了烧锅做饭,给母亲帮厨,洗菜、刷碗,啥都干。母亲的厨艺在她身上最先得到了传承,发面、蒸馍、熬粥、擀面条、包饺子、炸丸子、炒菜、煮肉,样样行。她早早就跟母亲学会了一手好针线活,她做的方口鞋,我穿上既舒适又美观,与母亲做的合体衣裤相辅相成,格外体面。

随着岁月的流转,姐逐渐长成了一名亭亭玉立的花季少女。不仅在家中样样能干,而且早早就加入到了村队集体生产劳动的行列,投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之中。青春焕发的姐姐成了生产大队“花木兰班”的成员,无论是耕种、收割,还是挖沟、挑壕,时时处处一马当先。她为集体生产、为国家建设奉献了力量,又为家里挣得了高等的工分,赢得了五邻四舍的交口称赞,在十里八乡皆传为佳话。

姐在家中接受的诸如仁、义、礼、智、信、博爱、孝悌等传统理念,以及平时耳濡目染的爱国、爱党、爱集体等方面的教育,潜移默化地熏陶了她的心灵。她从来都崇尚正义,信奉真理,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礼貌待人,谦恭和气,备受家人和各方好评。

姐20岁那年结婚成家,不久,在家排行老大的姐夫及其二弟相继应征入伍。为了替公婆分忧,让兄弟二人安心为国效力,她甘愿辛勤付出,不仅对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公公婆婆恭敬孝顺,而且对几位小姑小叔关心照顾。每天早起晚睡,昼夜奔忙,除了洗衣做饭,承担各项家务,还要加班加点种好自留地。在生产队,她更是继续发扬当年在“花木兰班”的光荣传统,时时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其突出表现引起了党组织的高度关注,姐很快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及至后来,随着四个儿女的相继出世和丈夫转业到地方工作,姐始终心甘情愿地坚守在农村故园。直至暮年,她那颗日夜操劳的心和辛勤奔忙的脚步,一刻都没有停歇过。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只有平凡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姐的一生,是勤劳与奉献的一生。正如“伟大出自平凡,感动在于真爱”那样,姐永远活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