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3日
第A3版:理论与实践

山东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研究

□ 刘旭

山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誉,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近些年,菏泽市坚持立足传统文化优势,承载深厚文化底蕴,不断探索人文资源与现代产业的有机结合,助推地方文化遗产的利用、活化与传承,通过“以文化物,以物化人”的双向互动,撬动文脉资源,品味文化传统,活化人文精神,助推打造文化“两创”标杆新高地。

聚焦内驱力:文化润泽、经济赋能,让人文资源用起来

做大“内驱力”,注重文化经济效能,引导文化用品企业在项目研发、文案创意、包装设计、用户体验上注入传统文化符号、标识、形象和价值观,提升产品文化含金量,增强文化产品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意蕴。分级精准把握主流消费需求,细分市场群体层次,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和品牌认知度,不断促进生产经营者参与地方文化产业的热情,构建数字赋能人文产业的融合机制。如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牡丹系列产品的深加工研发,相继推出牡丹籽油、牡丹精油、牡丹软胶囊、牡丹系列化妆品、牡丹花蕊茶等多种康养保健产品,在市场上引起很大反响。此外,各种以“花开盛世”为主题的牡丹刻瓷、牡丹面塑、牡丹丝绸、牡丹剪纸、牡丹玉雕等文创产品,将时尚、科技、创意融为一体,不断延伸牡丹文化的产业链条。

专注穿透力:万物寄语、情系四海,让人文元素动起来

做强“穿透力”,拓展场景应用的跨领域传播,鼓励相关企业将地方优秀文化标识、民间传说、风俗礼仪、审美意韵融入大众日消品之中,使文化物语成为大众消费体验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文化复归和沉浸式体验,让包涵传统文化基因的现代产品渗透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现代文化自觉,拓展地方历史文脉的传承空间。如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的大型水上实景表演《盛世芳华·牡丹颂》,将《曹州府志》等典籍文献所记载的“清邱烟柳”、“桂陵柿叶”、“双河晓月”、“历山春雨”、“雷泽秋风”、“灉水荷花”、“华驿归骑”、“兴化晨钟”等曹州八景,巧妙地融入舞台背景设计当中,将绚丽多彩的烟花、水火、雾森、VR投影等现代舞台技术与戏曲、武术、舞蹈、杂技等传统技艺融为一体,让游者沉浸在时空交织的幻境之中,真正领略“灵韵曹州”的文化古蕴,在为观众奉献一场视觉盛宴的同时,也重新塑造了菏泽城市IP形象,拉近了民众与城市的情感距离。

厚植传承力:人文关怀、价值弘扬,让人文精神活起来

做优“传承力”,基于听众思维和大众传播心理,引导文创企业以品牌叙事机理为依托,更好实现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审美范式的现代性转型,将人文之美、历史之重、伦理之维,以更加符合主流思维的形式展开对话,实现传统人文精神的现代表达,让人文传承更具时代感、生命力、鲜活度。如一些社会机构和公益性组织联合创办传统文化书院,定期开设“传统文化润童心”、“诵读国学传文明”、“诗词吟诵照中华”等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研学活动,通过精美文案和卡通人物形象的配合展示,让儿童在寓教于乐中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亲身参与到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再造过程。此外,一些中小学设有“非遗传承基地”,将面塑、皮影、手造绳编等非遗项目纳入地方传统课程,以生活化表现、日常化转换和艺术化呈现为切入点,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为广大群众带来“可看、可观、可体验、可感受”的全方位文化体验。

一言以蔽之,“两创”为文化载体创新开辟了全新视阈,它以文化赋能文旅资源的形式活泛起来,以文化元素跨场景运用活跃起来,以大众文化负载精神传承复活起来,有效拓展了文化“两创”的新业态、新途径、新模式,为地方“两创”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作者单位:中共菏泽市委党校 本文系山东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项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