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4年06月28日
第A6版:人文菏泽

酒 铺

儿歌曰:顿顿喝上二两酒,一气活到九十九;打个酒嗝放个屁,自在一会儿是一会儿;白天喝酒夜里醉,熏得媳妇没法睡;灌上两碗醋汤子,吧唧吧唧像个猪秧子。

说到酒铺,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村里那两个小小的铺子。一南一北,将四五百人的村子分割开来。俩掌柜,都六十多岁,干瘦干瘦的,个儿不高,身子骨很硬朗。

天刚亮,“吱呀”一声,酒铺开张了。当门儿三尺高的老式柜台,上面放着几个大酒缸,一张红纸贴在缸正中,上书大大的“酒”字。酒缸上盖着盖儿,旁边放个小白瓷碗,缸沿上挂着个酒提子。酒盖儿遮不住酒香,只要两家酒铺开了门,这酒香就迫不及待地窜出来,在村中蔓延。

那些好喝酒的老头,一早起来,就奔了酒铺而来。嘴里衔着旱烟袋,兜里掖着两毛钱,走进铺子里,不用说话,掌柜的就知道要什么。掌柜的将白茶盅在酒缸前一放,把酒盖儿掀开,用酒提子伸进酒缸里,满满地提出来,小心翼翼地将酒倒进茶盅里,满满盈盈的,不多不少,刚好二两半。爱喝酒的都不舍得喝好的,就是这种散装酒,当地叫作八毛辣的,八毛钱一斤,两毛钱买一提子,二两半的茶盅就是最好且最现成的称量标准。

老头也不坐,就站在柜台外,窸窸窣窣地将钱摸出来,交给掌柜的。没带钱也不要紧,可以记账。喝酒快慢因人而异,有喜欢喝快酒的,二两半,一抬脸一仰脖就完,喝完后捋捋胡子,咂咂嘴,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然后走人,话都说不了几句。喝慢酒的恰恰相反,需坐在柜台外面的凳子上,慢慢地品,有时候向掌柜的要一小块老咸菜疙瘩,或提前在家里揣两个花生当酒肴儿,边喝边跟掌柜的聊天。

他们是简单而快乐的群体。一杯劣酒,足以抵挡一天的严寒;几个故事,就是他们人生的缩影。 文/孔伟建 图/王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