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4年06月28日
第A6版:人文菏泽

将军与“屠伯” 知遇在曹州

明清时期,菏泽为曹州府尹驻地,主要的官署是曹州府衙,位于老曹州城的中北部(今菏泽一中旧址)。在老曹州城内还有个著名的官署,明代叫“兵备道署”,清代改称“镇总兵署”,位于府衙西南(今茶叶公司旧址)。清末民初,在这里曾有过一段将军冯玉祥与“屠伯”陆建章相知遇的故事,鲜为人知。

曹州“镇总兵署”,是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设立的。因当时曹州府单县,发生了天理教起义,为加强府地的治安,清廷在曹州设立总镇,实行定营制,下辖12个营,有马步兵5000余人。镇总兵署,是负责军事的镇台衙门,是当时鲁西南的军事指挥机构。最高长官是镇总兵,主要是管理地方军队、负责军事调度、分理辖区军务等,还兼管钱粮和屯田,以维护地方治安。

晚清时期,曹州镇总兵署有位镇总兵,名叫陆建章,是当时的风云人物,号称“屠伯”,后成为北洋直系军阀将领。陆建章(1862年-1918年),字朗斋,安徽蒙城人,幼时不爱读书,稍长游手好闲,成年吃喝嫖赌,因图谋霸占农家孀妇财产,而被拘坐牢。后潜逃转投淮军,先充伙夫,后任上司书。光绪十一年(1885年),进入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留任。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陆建章随袁世凯于天津小站训练新军,在军中善于见机行事,深受袁世凯的赏识。曾先后历任哨官、先锋官、统领、总兵等。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任北洋军第四镇第七协统领,成为袁世凯的嫡系。在这一时期,冯玉祥参加了陆建章所训练的新军,深受陆建章的青睐,遂将内侄女嫁给了冯玉祥。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陆建章与当时的北洋统制官段祺瑞发生冲突,而被免职。而这时的曹州府,也因巨野、濮州、郓城等地发生匪患,民怨沸腾。于是,袁世凯禀奏朝廷,调陆建章以候选兵备道身份来曹州,任曹州镇台兼族长,统办剿匪事宜。

陆建章到任后,就带兵去巨野龙堌访查,拿获窝藏土匪的两人,然后斩首示众,仅三个月匪患“渐就弭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郓城郝家楼,将当地土匪全部包围,打了四个昼夜,威震了顽匪,使土匪不敢恋战,分头逃窜。两年匪患清除,陆建章自然升任镇总兵。此后,陆建章为彻底清除匪患,又实行了清乡行动,可行事中带有明显的军阀作风和鲁莽行为。往往采取刑讯逼供的方式,刑罚也名目繁多,诸如打藤条、挂杆子、轧杠子、烧更香等,应有尽有。在当时的乱世中,有许多无辜者遭遇连累,枉死者不可以数计。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冯玉祥任陆军第二十镇第三营管带,从济南去开封途经曹州,特地去拜访陆建章,当时冯玉祥的哥哥冯基道也在曹州巡警当差。在曹州逗留了六七天,他目睹了民众的生活状况,感触颇深,曾向陆建章表达了郁积的情绪。陆建章只是好言抚慰,又送给了冯玉祥一本《彭刚直公奏稿》。冯玉祥看后,内心触动很大,对时局产生了新的看法,自此不愿意去做清廷的忠臣。

清光绪三十五年(1909年),陆建章被调任广东高州镇任总兵,后又被袁世凯调到身边任警卫军统领。可这时的冯玉祥,思想上发生了莫大变化,他秘密加入了同盟会。在辛亥革命时(1911年),带领所部参与了滦州起义。起义被袁世凯派兵镇压而失败,冯玉祥也被抓。在陆建章的斡旋下,将冯玉祥救出,并留在自己的身边。所以说,陆建章对冯玉祥有着莫大的知遇之恩。

民国元年(1912年),袁世凯篡夺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陆建章由袁世凯授权率部入陕,镇压白朗起义军。后升任威武将军,督理陕西军务。在陕西期间,陆建章对民众实行高压政策,嗜杀成性,时常杀人,命令一下,人头滚滚,让他留下了“屠伯”的名声。

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称帝,召来了“二次革命”。后年袁世凯病亡,北洋军阀分裂,使陆建章失去了靠山。民国五年(1916年),陆建章又因种种恶行,引发了“富平兵变”,叛军扣押了他的儿子陆承武,在要挟下被驱逐出陕西。陆建章离陕后,又投靠了代理大总统冯国璋。在将军府任炳威将军、高等军事顾问,成为直系军阀的一员。

民国七年(1918年),这时国家处于军阀混战的前期,陆建章是主和派,便与皖系的段祺瑞结下怨仇。陆建章又策动冯玉祥反对对南方用兵,遭到皖系的嫉恨,对陆建章产生了杀机。6月,段祺瑞伙同心腹徐树铮密谋,在天津召开督军团会议,电诏陆建章赴津,被徐树铮诱杀于中州会馆。

这事引发了各路军阀的不满,但在段祺瑞的极力袒护下,不了了之。可是对于冯玉祥,却总是耿耿于怀,表现出极大的不平和仇视。民国十九年(1920年),直皖战争,皖系溃败,徐树铮被通缉而畏罪潜逃。五年后,冯玉祥获悉他要乘火车离京的消息,伙同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在廊坊将其劫持枪杀,并抛尸荒野。

对待此事,很多人在媒体上发出过慨叹:“莫道冤冤相报何时了,岂不闻得饶人处且饶人。”是非曲直,后人多有评说。这时,我想用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以此作结。 邓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