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改革开放30年/13
农民画家见证书画之乡发展
讲述人:姚桂元,63岁,巨野县麒麟镇洪庙村农民画家
整 理:郭卫东
我是巨野县的一名农民画家,我们村的许多人靠书画走上了富裕路。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初,我还是一个走街串户的穷画匠。我的经历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巨野农民书画产业发展的历程。
现在,我家里每天都有几个年轻画师在聚精会神地创作工笔牡丹画。前年,我刚刚盖了一座两层小楼,一楼供我和家人居住,二楼三间画室专门供画师们在农闲季节搞书画创作。
二十多年前,这样的创作环境是我想都不敢想的。那时,我和村里很多人一样,靠走村串户地描影壁、画年画来养家糊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逐渐繁荣,我产生了“走出去闯一闯”的想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市场很少,找卖画的地方很难。记得当时曲阜有两家画廊,一家专门卖名人字画,根本不要我们的画;另外一家表示可以试试看,我们连忙画了几十幅画送去,人家一看水平还可以,就留下了。因为那些画卖得还不错,我们就建立了联系。随后的几年里,我们坚持“闯”市场,北京、西安、曲阜等地都留下了我的身影。
巨野农民绘画逐渐有了名气,越来越多的农民投入到绘画行业中。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巨野县对民间绘画进行了大力挖掘和扶持,成立了专业书画基地,在农闲季节对农民进行培训,并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向外地推介。2000年11月,中国文联将巨野命名为“中国农民绘画之乡”。巨野还先后成立了书画院,启动了书画一条街,建立了网站,注册了商标。
往日手拿锄头的农民,如今靠“手中的画笔”一天天富裕起来。以前一幅画卖七八元钱,后来卖到七八十元钱,现在卖到了七八百元甚至几千元。我们村有40多位农民画师现在已经盖起了二层小楼,还有的在城里买了房子,做起了专业画家。
现在,巨野农民画师队伍已经由50多人发展到2000余人。全县涌现出70多处绘画基地,数十名中国美协、省书画协会会员。去年巨野县销售书画作品30多万幅,产值达到4000多万元。近年来,我还经常到日本、新加坡、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了解书画市场。
图:姚桂元展示书画作品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