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两夹弦打造成定陶一张新名片
——访定陶县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主任侯彦丽
一间简陋的教室,几张老旧的桌椅,一面老式的木黑板,一台吱吱作响的吊扇……走进定陶县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的排练室,记者看到主任侯彦丽正在与演员们排练节目,几组简单的动作他们都要反复练上数遍。
侯彦丽从事戏曲工作已经30余年,剧团从之前的面临解散到现在的人人捧上“铁饭碗”,她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与心血。“我希望,有一天别人听到两夹弦就能想到我们定陶,来到定陶就会想到两夹弦,那时候我才是真正的成功。”候彦丽告诉记者。
做自己喜欢的事 让快乐变得更简单
在定陶县两夹弦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记者看到一份自制的挂历,现在已经是9月份,而挂历还停留在3、4月份,因为这页的插图是原定陶县委书记张毓华为该剧团赠送流动舞台车的照片,“我们全年都不会翻页,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激励。”侯彦丽说。
谈起与两夹弦结缘,侯彦丽告诉记者,她父亲曾是定陶两夹弦剧团的团长,母亲也是剧团的演员,可以说是听着两夹弦长大的。“我11岁时考入两夹弦剧团,正式开始学习两夹弦,从那一刻起就感觉以后再也离不开它了。”
据侯彦丽介绍,刚开始学习两夹弦时,每天都要练基本功,当时训练时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天下雪后扫开一片地,开始练下腰、踢腿、前桥等基本功,尤其是在练习前桥时,师傅在后面拿着小棍,稍微慢一点就会挨打。
“练倒立时,刚开始是5-10分钟,最后要倒立一个多小时,有时累得两只胳膊都抬不起来,但师傅经常教导我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是因为对两夹弦爱的太深吧,即使再苦我也会觉得很快乐。”侯彦丽说。
坎坷经历让她更加珍惜两夹弦
上世纪80年代末,剧团演出越来越少,50多人的剧团每天演出几场下来只挣得几百元的演出费,除去支出费用所剩寥寥无几。当时剧团只能解决三分之一人员的补贴,演员生活没了保障,不少演员开始自谋出路,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回家继续务农。看到这样的场景,候彦丽心里有说不出的辛酸与无奈。
2005年,侯彦丽开始担任原定陶两夹弦剧团团长,当她从仓库内找出演出服装时,上面已有一层厚厚的灰尘,服装、音响等设备都已经老化,让剧团重新走上正轨成为她最大的愿望。
之后,侯彦丽开始联系剧团曾经的演员们,将其召回;与县文化部门的领导联络,争取两夹弦申请省级非遗,并一同找到县委、县政府领导,在他们的支持下重新购置了服装等。
“2007年,我们去菏泽演出,也是我当团长后首次演出,当时两夹弦的一些老艺人们哭着给我们送行,说两夹弦剧团又复活了,从那时起,我忽然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重了很多,我不能辜负老前辈们的期望,不能让两夹弦剧种砸在我的手中,更不能让那些喜欢两夹弦的人失望。”侯彦丽说。
剧团自负盈亏,为增加演员们的积极性,侯彦丽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按照演员演出水平、演出场次等进行利润分成。“虽然当时压力很大,但经过一系列改革,剧团逐渐有了起色。”
让更过人认识、了解两夹弦
据侯彦丽介绍,目前,该中心共有演员40余人,排练的小戏曲《爱心家园》已经获得冲击“群星奖”的资格。8月15日-17日,中国戏剧院专家对该剧再次进行了指导,“虽然已经排过很多次,但想获得群星奖还得再下工夫”。
2012年11月7日,“两夹弦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定陶县城西关小学举行,“让传统戏曲进校园,进课堂,也利于保护、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参演《爱心家园》的4名小孩都来自于该培训基地。”侯彦丽说,目前培训基地有100多名学生,剧团老师将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
“两夹弦历经百年,现在还能够以各种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老百姓打心眼里喜欢它。为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让年轻人喜欢两夹弦,剧团在保留老曲种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创新,旧曲新唱,既保留原汁原味,又赋予时代内涵。我们需要做的不仅是让老百姓听到更好的两夹弦,也要让老百姓真正了解两夹弦的精髓,把两夹弦打造成定陶县的一张新名片。”候彦丽说。
记者 刘 辉
(责任编辑:李 靖)
更多新闻,请看中国菏泽网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