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菊香社区菊花产业采访见闻
中国菏泽网讯
“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10月下旬,牡丹区牡丹办事处菊香社区依然四月芳菲——300余亩菊田,60余万盆菊花,60余个品种,早菊“泉香冲天”黄,中菊“国花万盛”白,晚菊“坚六香菊”红……
这里作为菏泽目前最大的菊花种植基地,延续了30年的历史,今年再次迎来菊花盛开的季节,也再次迎来菊农收获的时候。随着一次次的收获,菊农们的腰包鼓了起来,脸上也挂满了笑容,但在他们心里,还有一份惋惜、忧虑与期盼。
欣喜:菊农“控价”市场仍坚挺
10月21日清晨,自日东高速公路菏泽出入口向北,穿过菊香社区,成片的盆栽菊花掩映在树林中,三三两两的菊农正在细心打理着,一番“悠然”的景象。而在几天前,这里挤满了购花的外地车辆,其中杭州某菊花展一次拉走了20万盆。
“菊香社区菊花俏”!今年,菊花平均价格比两年前上涨了2元,达到了7.8元/盆,最高的能卖到10元/盆。
在菊香社区北面的一块菊田,菊农李太江正在为仅剩的2000盆菊花洒水,这些菊花已经被预定,只等装车。他今年种植了6亩菊花,约1.3万盆,平均价格达到8元/盆,一年的毛收入可达到10万元。
“这可比去年多收入1万多块!”李太江告诉记者,菊香社区以前菊花种植规模小、品种单一,卖花的往往看买花的脸色,价格被一压再压;现在随着名气越来越响,市场供不应求,再加上雇工人均费用比去年上升了20元,菊农们在价格谈判中有了充分的“话语权”,“涨价”也变得顺理成章了。
菊香社区的菊花交易从“买方市场”变成“卖方市场”,菊农四处联系“出售”的情形也变成了老板主动上门“定购”,田间地头经常能看到数着钞票乐开怀的菊农。该社区支部书记李友华算了一笔账:“因为菊农有了一定的价格控制力,每盆菊花的净收入从以往的3元提高到4元,全社区300亩菊花一年可增加收益近60万元。”
惋惜:产业低端只能挣“小钱”
“挣钱也是挣‘小钱’,‘大头’都让别人挣了!”这是菊香社区几位菊农对记者说过的同一句话。
采访中,记者正巧碰见东明县建国花卉公司的老板王建国,以8元/盆的价格收购了1000盆“泉香冲天”。他说,在东明,这样的菊花能卖到十三四元/盆——菏泽市到东明县的距离,菊花差价就超过5元!也难怪菊农李春莲指着王建国开玩笑地说:“你去采访他吧,他才是真正的大老板!”
似乎,菊香社区菊农也“传承”了一般农产品买卖的“无奈”:“种植的”不如“倒卖的”,“倒卖的”不如“加工的”!
记者在现场又询问了几位菊农,诚如他们所说,“菊花种植”作为“菊花产业链”中的最低端,相对收益低到“可怜”的地步。即使在花卉市场上,菏泽市里有些菊花已接近20元/盆,肥城达到了30元/盆,德州、上海等城市甚至能达到50元/盆;而在深加工市场上,菊花作为食用、药用等方面的价值则更高。
无怪乎有人指出,菊香社区逐渐打出了品牌,60余个品种销往郑州、济南、西安、武汉、上海等地,但市场的火爆掩盖不了产业低端的背影,单纯的菊花种植转向更高端、更全面产业链的道路还有很长。
忧虑:“阡陌”导致交通运输难
“你们有时间多采访采访道路吧……”听闻几位菊农述说心里的忧虑,记者亦有同感——就在采访前一天,记者和一位同事开车去踩点,不料浓密的树林中,羊肠小道,曲折不平,车辆最终陷入泥坑中,不得不找来拖车。后来得知有一条公路,但路宽只容家用小轿车通过,且距离菊田仍有一段路程。
“以前菊花少,用辆小三轮就能应付;现在一次买卖就有几千、几万盆菊花,半挂车又进不来,还是只能用三轮车倒腾。”菊农李洪胜说,菊香社区的菊田虽然距离220国道只有2公里,但却年年为这段土路发愁。
在菊花田间,记者也注意到,这里路宽仅2米,全是土路。更让人惊诧的是,由于受道路影响,菊田与菊田的销售情况竟然“百步一景”:在交通稍好的一块菊田中,菊农司香菊卖完了家里最后的260盆菊花,数着到手的钞票;而在北面仅百米处,菊农李丰海的10亩地、2万余盆菊花只卖了约2000盆。
一位菊农还告诉记者,不久前,西安某公司定购了1万盆菊花,来了13辆半挂车,因路况差只能在国道旁边装车,没想到此举招来某部门的阻挠,并在路面上划线为界,每平方米每天收取1元费用,让菊农心里又急又气。
期盼:菊花行业协会大有可为
菊花除了观赏,还可以做菜肴、茶叶、药材、枕头、鲜花……在菊香社区,这些知识已经被大多数菊农掌握。每年菊花盛开的时候,一些酒店主动找上门,采摘菊花做成菜肴,不仅可口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在菊香社区南面的一片菊田里,用菊花制作的花篮、花瓶不仅漂亮精致,而且价格不菲——别人一亩菊花能挣七八千元,而这里的三分地今年就挣了四万余元。这些“造型菊”的创作者李华亭告诉记者,普通的一座菊花盆景价格在1500元左右,其中有一对龙形盆景甚至卖到了5000元。
从一般观赏菊到食用菊、造型菊,是菊花开发增值的结果,但在菊香社区,真正付诸实践、触摸到这些领域的却是凤毛麟角,其关键原因是缺乏指导和管理。
李安玉是菊香社区唯一的“土经纪”,曾经见识过安徽友邦公司在菊花生产和销售管理方面的专业、高效,他给出的建议便是“尽快成立一家公司或菊花行业协会”。
“现在菊香社区的菊花种植形成气候了,但说到底还是以单纯的观赏性菊花种植为主,经营层次低,且各自为战,靠天吃饭,如果没有统一的指导和管理,有些菊花根本养不出来!”李安玉说,“菊花产业若想长远发展,规范和普及专业技术,统一生产和销售必不可少,而成立公司或者菊花行业协会不失为好选择,这也是菊香社区菊农的迫切愿望。”
图/记者 周东伦 文/记者 李 强
(责任编辑:正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