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4年种菜、卖菜的行当,他俨然已以“菜贩”自居,并对自己的行当颇感自豪。这位29岁的大小伙,中等个头,大红色的夹克服,发旧的深蓝色牛仔裤,银色镜片掩映下的双眼中,闪着一种精明、成熟与干练的光芒。他,就是在单县高老家乡李桥村周围颇受好评的“小菜神”谢志锋。
窘境思变 瞄准绿色蔬菜市场
2004年,18岁的谢志锋高中毕业,当年没能考上大学。他先是在青岛一家私营企业里打了几年工。然而,每月1500多元的工资,让他感到无比的窘迫。做为家中长子、新一代进城务工者,谢志锋非常明白自己的处境——在城里难以扎根,家里的拮据状况也无法改变。窘境思变,他开始重新思考起职业选择,并逐渐把目光锁定在农村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销售业。2011年春,谢志锋辞职回到老家,与同为高中毕业生的妻子一起搞起了绿色、无公害蔬菜大棚。夫妻俩拿着打工时共同攒下的12000多元钱,做了最初的投资——利用春种之际,把家里的12亩土地,全部种上品种不同的绿色蔬菜。种了一辈子粮食的父亲开始不同意,谢志绢就给父亲算了一笔账。年关时,单县大超市里1公斤香菜的价格是16元多,1公斤小麦的价格是2.6元左右,1公斤香菜能买6公斤多小麦。半亩地种上香菜,冬季能收好几茬,收入3000——3500多元,足够全家吃一年半粮食。响当当的数字面前使父亲没了脾气。得到了父母的初步同意,谢志锋的蔬菜大棚终于建起。
诚信经营 树立绿色品牌
经过1年多的经营,谢志锋的大棚蔬菜逐渐走上了正规。他年轻,学东西脑子灵,观念也新,这体现在卖菜服务中。做买卖时,他从不与顾客争吵,也不缺斤短两,而是在蔬菜品种、质量上做文章,最大限度地让顾客满意,争取成为自己的回头客。“现在,农村经济、生活好起来了,农村人,尤其是年轻人,也比较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他们也乐意多花一点钱,买到更新鲜、更环保、更富营养的蔬菜。毕竟,这样的蔬菜对健康更有益”。谢志锋对记者说。这点实践产生的“真知灼见”,给他的创业增添了莫大的信心和勇气。从大棚蔬菜建成第一年起,他的蔬菜一直买得还不错。2009年他收获纯利润4万多元。家门口创业成功,更增添了他的信心。“这个菜贩,种的是绿色无机菜,人也和气公道。”如今,赶集的人群,很多人一上来就直奔谢志锋的菜摊。
奔在e时代 网络撬动梦想
2013年底,谢志锋种植的西红柿因品相、口感好,受到了当地一家餐馆的青睐。谢志锋适时邀请餐馆的老板来自己的蔬菜大棚参观。餐馆老板感受颇深,当即签下了一年用量250公斤的订单。这打开了谢志锋的思路,他意识到,绿色蔬菜,无公害管理就是市场出奇制胜的法宝。必须把自己生产和管理的过程推介出去,赢得更多人的青睐。春节前,很多人都忙着置年货。“小菜神”谢志锋的心思全部在网络上,思维在现实的绿色蔬菜和网络世界中反复切换。他忙着从网上下载种植无公害蔬菜的视频,并在自己的蔬菜大棚里安装了摄像头,将绿色蔬菜的无公害种植全过程上传到了网上。他还建立了“鲁西南蔬菜群”,跟200多位同行业的“qq好友”分享蔬菜种植、买卖动态等行业信息。此外,他还利用春节,给自己的新老客户,发送祝福的网络贺卡,以稳定联系。如今,春节已过,已有2家老客户提出了续单要求。网络卖菜与骑摩托车上集卖菜,成为两条主要销售途径。如今,一年也能赚到10万元左右。“和外出打工差不多”。谢志锋的妻子介绍说。
“我的梦想就是做好绿色蔬菜,使家庭更富裕。如果能创造出更大的财富,我自然就会投入更多资金,提高种植技术,生产更多对大家健康有益的绿色蔬菜,来回馈社会,以及所有在我创业中,给我理解、支持和帮助的人们。”29岁的谢志锋已经能够很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的生活和选择,也毫不掩饰自己事业追逐中的“宏伟蓝图”。 通讯员 谢丽
(责任编辑:范卉蕾)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