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学赶超、后来居上”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集体立足菏泽市情、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市发改委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次会议精神,科学谋划、自加压力,为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做出不懈努力。
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投资拉动关键作用,坚持优化投向、扩大投量、加快投速、增强投效,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0亿元以上。把大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认真搞好项目储备。结合产业特色,定向精准策划一批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项目,力争储备项目投资额800亿元以上。积极主动与国家、省汇报沟通,力争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集中有限生产要素,将在线监测与领导包保、集中观摩、年终考核等相结合,加快推进60个国家工程包、省重点建设项目和200个市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抓好一批事关菏泽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力争菏泽机场、菏泽至曲阜铁路客运专线和华润东明热电联产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高效精准抓好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动力,深入研究新常态下产业转移路径,创新招商方式,搞好精准招商,提高招商质量,力争每县区年内招商签约项目投资额达到200亿元以上。突出产业招商。采取“小股出击”和重点推进相结合的形式,按照没有龙头的招龙头,有龙头的招配套的工作思路,围绕五大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力争每县区落地主导产业项目不低于年度任务的1/3。强化企业招商。以膨胀本土企业规模和产业升级为重点,选择纳税前100强企业,紧盯国内外500强和行业前3强,积极寻求直接投资、风险投资、技术入股和股权转让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力争每县区落地500强或行业排名前3位企业不少于5家。创新招商方式。积极探索“腾笼换鸟”方式,以现有厂房或土地引进项目;以市经济开发区或市高新区为重点,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模式,搞好“拎包入驻”式园区建设。完善招商机制。建立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制度,采取月调度、季通报、半年录像等方式,全力推进签约项目落地,努力提高签约项目落地率。
全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把推进产业升级作为关键点,创新谋划一批产业提升新政策。建设产业提升投资基金,加大产业升级投资力度,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增强主导产业带动水平,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00亿元以上。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科学制定产业提升行动计划,围绕“建链”、“补链”、“强链”,着力引进上下游关联及配套服务企业,突出抓好生物医药产业园、能源设备制造等一批大项目建设,力争主导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4%左右。大力培育百强企业。研究制定促进企业加大技改、研发投入的意见,突出抓好高碳材料、激光器等一批大项目建设。筛选20家大型企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努力打造大型企业集团。培育壮大中小企业。着力实施百家创新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选择100家科技含量高、产品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特、精、新”发展之路,不断增强与主导产业、产业集群和产业龙头企业配套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发展。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引导市场主体联合创新,重点抓好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创业孵化器建设,积极推动开发区、高新区尽快建成国家级标准科技孵化器,力争全市新增各类创新平台20家。
努力促进服务业提质增量。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积极探索服务业与工农业协同发展、跨界发展和创新发展路子,不断实现服务业量的扩大、质的提升,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坚持“一核两轴四区多中心”规划布局,不断增强“四大载体”承载能力,重点扶持100家服务业重点企业,力争商贸物流业实现交易额增长12%以上。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抓紧制定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加快推进电商产业园区建设,努力打造更多的淘宝村、淘宝镇。努力做大文化旅游业。科学编制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挖掘整合龙山文化、汉文化和水浒文化等,完善赏国色牡丹、观水浒好汉城、游黄河湿地等“二日游”精品线路,突出抓好牡丹园旅游区、定陶汉墓保护和中华祖源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牡丹之都、好汉之乡”旅游品牌,力争旅游总收入达到105亿元。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以深化改革、产融结合、创新发展为重点,进一步扩大金融保险业整体规模;强化对进入上市程序的企业调度,积极引导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健康发展,做大市级融资性担保平台,力争新增各类金融机构5家、社会信用总量380亿元。
(责任编辑:范卉蕾)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