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菏泽网消息
麦秸曾经是农村许多养殖户的上好饲料、烧火原料,也曾经是许多农民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经济来源。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放着钱不挣,一烧了之?又有什么办法能够走出年年阻止年年烧的怪圈?请看------
欲说还休话麦秸
麦秸曾经是农民的“金条”
6月18日上午,记者到定陶县张湾镇进行采访。沿途之上,不时有大片被焚烧的麦茬,黑乎乎的一片。在张湾镇沙窝赵村,记者见到了该村的负责人赵传青。谈起麦秸曾经给他们村带来的好处,现年63岁的赵传青说,过去在生产队时,社员们都是手工割麦,麦秸拉到生产队喂牲口,麦茬社员们烧锅,根本没有谁焚烧过麦秸。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农民大多用麦秸喂牛养羊,一些喂牛多的户还买人家的麦秸垛,更别说烧麦秸了。后来,一些地方陆续办起了造纸厂,需要大量的麦秸。农民一亩地麦秸能卖100多元,能买一袋化肥。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见有利可图,便干起了麦草加工贩运的生意,并逐渐形成了一条产业。沙窝赵村是1998年开始干麦草加工生意的。村民赵宝明、赵中秋等人,每人投资几千元,买来了2个麦草打包机,雇佣36名村民打包和装车,12辆三轮车四处买卖草,一年下来,每人收入7000多元。到2008年,沙窝赵村麦草打包厂由当初的两个发展到20个,三轮车发展到80多辆,从业人员200多人,并吸引周边200多人到该村打工。仅此一项,该村一年就收入4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和沙窝赵村不同,一千王西街村、东街村、堤上张、张成寨等村,用麦秸种起了食用菌,一个棚一年收入1万多元。麦秸不仅使这些村的农民增加了收入,也为原一千王乡赢得了省级食用菌种植先进乡镇的美名。
曾经的“金条”变成鸡肋
然而,这样的好日子没有撑几年,麦秸的价值便大打折扣。2000年前后,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一年收入2—3万元。用麦秸种植食用菌费工费力不说,平时还要至少两个人伺候,远没有外出打工来的划算。再加上没有政府的扶持政策,西街等村的食用菌种植规模越来愈小,并最终销声匿迹。与此同时,麦草市场的行情也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河西董村党支部书记张德重说,原先河西董村是方圆几十里最大的麦草加工地,村里共有麦草打包点30多个,打好包的麦草主要销售到河南新乡。后来,由于麦草造纸严重地污染环境,随着国家治污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规模小,上不起水处理设备的小造纸厂纷纷倒闭。一些勉强能撑下来的大造纸厂,对麦草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的麦草打包厂辛辛苦苦干一年,别说挣钱,甚至得赔几万块。于是,兴旺了七八年的河西董麦草加工市场几乎在一年之间全部消失。沙窝赵村的麦草打包厂也由原来的20个变为现在的四个,生意还时好时坏。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农村收麦基本上全部用大型联合收割机。一些机主为了增加收割效率,麦茬留得高,农民收到手里的麦秸大为减少,还十分零碎。农民若想麦秸买个好价钱,还得将麦秸从地里拉出来,在路上进行碾压,费工费时,也卖不了几个钱。不仅如此,由于麦草收购点越来越少,麦草跺在路边和村头,有的一放就是一年甚至更长时间。麦秸垛占压地方不说,而且对路边的树木、房舍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麦秸,由“金条”逐渐变成了“鸡肋”,变成了当前农村里的一个日益严峻的安全隐患。
每到冬季,人们经常看到,许多村里路边上的麦秸垛一夜之间被人烧了个净光。为了图省事,一些农民开始在地里焚烧麦秸。对于焚烧麦秸的危害,农民大多不是很清楚,并存在着一定的侥幸心理。尽管近年来上级三令五申不让农民焚烧麦秸,有些村镇甚至组织力量进行巡逻。可由于此项工作牵扯到千家万户,农民个体随意性强,焚烧麦秸的现象仍不断发生。
变堵为疏,让焚烧麦秸的现象销声匿迹
麦秸是农民的私有财产,农民随意处理的空间很大。仅靠乡镇出面制止,不仅牵扯到很大的精力,也不一定能收到多大的效果。那么,禁止农民焚烧麦秸的出路又在哪里?为此,记者建议:
一是对目前的联合小麦收割机的技能进一步改进。不仅要将收割小麦的麦茬大大缩短,而且将脱粒机吐出的麦秸全部打成粉末。这样,不仅较好地实现了秸秆还田,而且避免了焚烧秸秆的发生。为了推行此项改革,国家可以对按要求实行秸秆粉碎的小麦联合收割机主和农户进行补贴或奖励。
二是制定优惠政策,采取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办法,积极鼓励农民利用麦秸当原料种植食用菌,氨化喂猪牛羊,利用麦秸加工板材等等。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严格奖惩,确保不发生焚烧麦秸现象。
通讯员 张广亮 记者 刘卫国
(责任编辑:恒 之)
更多新闻,请看中国菏泽网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
发送DZHZSJB到10658666,订阅菏泽手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