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旅游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菏泽新闻
寻共和国同龄人报道之三
2009-08-15 15:36:43   来源: 牡丹晚报   字体大小

  寻找共和国同龄人3

  图为车间中查看面粉质量的张怀玉  

  

  

  

  张怀玉:“面粉大王”的沧桑六十年

  

  

  家住牡丹区高庄镇燕王庄村的张怀玉,出生于1949年2月10日。他说,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他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经历了60年的沧桑巨变。他从一个吃树皮、吃草根的穷孩子,成为一个拥有现代化面粉加工厂的农民企业家。

  

  难忘挨饿的艰难岁月

  

  8月13日,记者前往燕王庄村采访张怀玉。在村里,记者没有见到张怀玉的身影。一位村民说,张怀玉一大早就到他的面粉厂里忙活去了。记者立即赶往张怀玉的面粉厂。

  

  从高庄镇向东大约一里地,有一家刚建好的面粉厂。刚走到面粉厂门口,记者就听到厂里传来隆隆的机器声。记者经询问得知,这就是张怀玉刚刚投建的面粉厂。

  

  “我们厂长在车间里忙活着呢!你去看看吧!”一位工人向记者介绍说。在这名工人的带领下,记者终于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张怀玉。

  

  “不好意思,久等了。我正查看这些新机器。”张怀玉连表歉意,话语中充满了农民的朴实。记者注意到,眼前的张怀玉虽已进入花甲之年,但依然精神矍铄,显得十分干练。

  

  在简单寒暄之后,谈起他的经历,张怀玉感慨道:他这一辈子跟粮食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怀玉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家,有姐弟三个,因为母亲长年有病,家里生活非常艰难。“打记事起,我就记得,家里总是为一日三餐发愁。我们家一年到头没吃过好面馒头,几乎全都是高粱面加红薯面制成的黑面,但只要是能吃饱,我和两个姐姐也高兴得不得了。”张怀玉说。

  

  在张怀玉6岁那年的春节,母亲用全年积攒下来的一点白面做了几个馒头,准备供在神位前。在白面馒头刚出锅时,张怀玉被香气扑鼻的大白馒头馋得直流口水,但母亲不让吃,说是天上的神仙吃了才能吃。

  

  “记得那天夜里睡觉时,我还做了一个梦,梦见吃上了许多大白馒头,并一下子撑醒了。到了第二天,母亲只掰了一小块白面馒头给我,虽然少,但拿到后,我狼吞虎咽几口就吃完了。那时感觉,白面馒头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食物。”张怀玉笑笑说。

  

  张怀玉说,至今他最难忘的要数吃树叶的岁月。

  

  那是1959年至1962年的那段时间里,家里连黑杂面也没有了,为了活命,十一二岁的张怀玉就跟着父母去野外捡树叶、扒树皮吃。“那年打春,柳树刚刚生出了嫩叶,我就跟家里人去摘这些嫩叶。母亲把这些嫩叶用水煮后捞出来,用手弄成团,就这样几个柳树叶窝窝头就做出来了。然后,我们全家仅吃其中的一两个。虽然难以下咽,我还是吃了下去,因为那时候太饿了……”张怀玉回忆说。

  

  骑着自行车收粮食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张怀玉也走上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也许是饿怕了,我始终认定‘民以食为天’这个道理。所以,我决定从粮食入手,靠收粮食来养家糊口。”张怀玉说。

  

  1983年年初,张怀玉开始收粮食。“收粮食得有交通工具,但我家里穷,既没有板车也没有牲口,而收粮食要走村串乡。为此,我用积攒了多年的钱托人买了一辆旧自行车,然后在自行车后面安置了两个篓子,就这样每天骑着自行车去收粮食。”张怀玉回忆说。

  

  每天一大早,张怀玉就骑着自行车到周边的乡村里收粮食,然后把粮食带到菏泽城里换面,再把面粉卖给村民。“收粮食是一件特别辛苦的活,每天凌晨三四点就得出门,然后到各个村里收,一般每天得行几十公里的路程。饿了就啃口自己带的冷馒头,渴了就到老乡家喝几口井水。因为路程不确定,又很远,而我骑的又是一辆破自行车,刚开始时车子常出毛病,而我又不会修理,当收了一些粮食后,我只得推着自行车走。”张怀玉说。

  

  “那个时候,我骑自行车还跑到过河南、河北等省收过粮食呢!每一次都得两三天,虽说路上受点罪,但收的粮食质量好,回来卖时也会有个好价钱。不过,现在如果骑自行车去这些地方,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何况当时车上还托着两大筐粮食。”张怀玉感慨道。

  

  1985年,张怀玉把几年的积蓄都拿了出来,购买了一台拖拉机。有了拖拉机,张怀玉收粮食的生意逐渐做大。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收粮食换的面粉在我们几个乡之间销售得特别好,许多乡亲都认我的面粉,往往满满一拖拉机面粉很快就卖完,这让我逐渐富裕起来。”张怀玉说。

  

  建设现代化面粉厂

  

  从1983年到1993年,张怀玉用了十年的时间,把自己收粮食的买卖做得红红火火,成为村里的富裕户。但张怀玉并没有满足,他认为:流动式的收粮食换面粉生意,不如直接开家面粉加工厂,将生产的优质面粉直接销售给乡亲们,这样将进一步增加效益。

  

  说干就干!1993年,张怀玉将位于高庄镇上的一家面粉加工厂买下,干起了面粉加工生意。“当时这家面粉加工厂只是个具有20吨生产规模的小型面粉加工厂,并且经营困难况。虽然是个小型加工厂,但出让费很高,我经过再三考虑,最后几乎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购买了下来。”张怀玉说。

  

  接手面粉加工厂后,张怀玉倾注了全部心血。他吃睡在厂里,为了保证面粉质量,无论酷暑,他亲自到车间里操作。正是由于自己的勤奋,他的生意日益兴隆。

  

  几年后,他扩大了生产规模,投产的面粉加工设备具备55吨生产能力。其面粉销售范围也逐步扩大,不仅仅是周边乡镇,甚至连菏泽其他县区的商户都来购买他的面粉。

  

  今年,张怀玉又投入50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加工能力180多吨的现代化面粉加工厂。“我的生意现在越做越大,这跟党的富民政策是分不开的,也跟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息息相关。因此,作为一名共和国同龄人,我感到很自豪。”张怀玉感慨地说。

  本报记者 邓亚伟

  

123
  打印】【关闭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图文频道

市中学生足球赛落幕

送法到田间

美丽菏泽我的家

赵王河景观建设开工

英仙座流星雨光临地球

“沙漠之城”遭水淹

西安路南段加紧施工

大学生村官走马上任

 

 
论坛热帖
菏泽新闻
·菏两人获评全省道德模范·首批援川建项目通过验收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会议·市领导调度城建重点工程
·建筑防雷验收新标准实施·大雨来袭牡丹城迎来降温
·聋哑女出租车写求助信号·"四个一律"严打酒后驾驶
·警民接力帮迷路儿童返家·办案民警与嫌犯女儿结亲
·六大问题致卫生院不卫生·助寒门学子圆梦活动追踪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成功案例 | 站内导航 | 本网动态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新闻登载许可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Copyright© 2004-2008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