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前,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民工参加了花园口黄河大堤的合龙工程,我记得花园口黄河大堤合龙的时间是1947年3月15日。”在东明县菜园集乡高村村,记者采访到了该村村民、今年84岁的逯金德老人。
滔滔黄河归故道
本报记者 盛长新 杜红发
针锋相对的斗争
记者在东明县菜园集乡高村村采访时,发现该村至今健在、曾参加黄河归故工程施工的老人已寥寥无几。幸运的是,记者采访到了逯金德老人,他告诉记者:“当年俺村几乎所有的青壮劳力都被征调到花园口参加黄河大堤的合龙工程,现在仍健在的没几个了。”
蒋介石1938年下令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是为了阻挡侵华日军的西犯;而在1947年堵口时,是为了淹黄河故道内共产党建立起的冀鲁豫和渤海解放区,所以在堵口时国共两党进行了多次会谈和针锋相对的斗争。
“当时的黄河故道,大部分早已辟为田园,村庄密布,农粮丰盛,居民已有40多万人,并且多在我冀鲁豫解放区管辖之内。同时,故道堤防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有些地段甚至踪影全无,更谈不上抗御黄河水了。”逯金德老人说,但是,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黄泛区人民,又不至于造成移河移祸的恶果,酿成第二次人为的水患,共产党以大局为重,毅然同意堵复决口,让黄河归故,并提出先复堤和迁移河床居民而后堵口的合理主张。
但是,国民党政府并不与我方协商,于1946年3月1日在花园口开始打桩,动工堵口。全国各界对此深表不满,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被迫同意与我党进行黄河归故谈判。于是,以周恩来为首的我党代表团,与国民党政府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菏泽地区当年隶属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豫解放区,当年的黄河归故斗争很多事件就发生在菏泽。”牡丹区党史委原研究员祝厚江说,“1946年,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的段君毅出任冀鲁豫行署主任,并在之后的3年多的时间内,带领解放区军民‘围绕黄河归故’同国民党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0多年前,祝厚江曾为收集黄河归故的历史资料,专门采访过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的段君毅。段君毅1910年出生于黄河岸边的山东濮县(今河南省范县),早年在山东聊城省立第二中学读书,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并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组织,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据段君毅回忆:“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准备让黄河水回归原来的故道。表面上,这是为遭受多年黄河水之苦的黄泛区人民造福,而实际上,是企图用黄河水作为‘天然屏障’,用对付日本人的办法来对付共产党。因为黄河花园口以下河道除开封和济南两地外,其余均在解放区内。中共中央深知,黄河归故后会对冀鲁豫和带来洪水威胁,内战爆发后更是对战局不利。为了免除豫皖苏黄泛区人民的水患之苦,中共中央表示,在不使故道下游发生水灾的前提下,同意黄河归故,并为此成立了黄河故道治理委员会,同时授命冀鲁豫行署代表中共与国民党谈判。1946年4月,我任冀鲁豫行署主任,并参与了由周恩来同志领导的国共两党的黄河归故谈判,在周恩来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谈判的胜利,迫使国民党接受了我党的部分意见。在国民党违背协议的情况下,我及时组织冀鲁豫边区20万民工进行浚河复堤,抓紧抢修和整治故道堤坝,避免了解放区数百万人民在黄河重归故道时遭受生命财产损失。”
《菏泽协议》签订的前前后后
1946年的4月15日,国民党、解放区及美方代表在菏泽达成了协议,规定先浚河修堤,后合龙放水;由黄委会呈请联总、行总切实救济沿河难胞,每人发给十万元法币迁移费;治河机构由国民党、解放区双方代表共同组成。
在《菏泽协议》签订前,由国共两党组成的黄河勘察团从菏泽出发,沿着黄河故道,进行了调查和走访。曾随黄河勘察团采访的新华社记者李庄曾写文章回忆说:“在黄河改道的近9年间,位于山东段的1000多里的河堤,已经支离破碎了。许多地方被敌伪挖成了封锁沟,许多地方被农民改成了耕地。再加上风吹雨打,使许多河堤连痕迹都没有了。不真去看看黄河故道,很难想象它的可怕。
防险的石坝大多已经坍塌,在积沙的河身上矗立着一座座骇人的淤滩……这样大的工程,短期内是绝对不能完成的。”
李庄在文章的最后感叹说,“一周的勘察,给人的印象是毁灭和新生。”
国共两党的代表,通过一周的走访达成了共识,并在菏泽签署了协议。但是,《菏泽协议》墨迹未干,国民党就撕毁了这一协议。其实,他们在订立协议时它就没有准备实行。国民党的中央社说:“复堤工作已与共方商定,可于两月内配合花园口堵口工作同时完成。”这是瞪着眼睛造谣,明眼人一看便知。像这样浩大的浚河复堤工作,两个月根本不可能完成。解放区代表又和国民党代表会谈,蒋介石顽固地坚持要两个月内全部完工。在共产党针锋相对的斗争下,花园口黄河大堤的合龙时间推迟到了1947年的3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解放区军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锨,与蒋介石和黄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冒着敌人的炮火,推土筑堤,抢修坝岸,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战四年,完成培堤土方220.8万立方米,及时修复了故道堤防,抢修了险工堤坝。
花园口黄河大堤合龙
昔日的黄河归故工程是非常艰巨的,其中最困难的工程就属花园口黄河大堤合龙工程,该工程自1946年6月开始,至1947年的3月结束,我冀鲁豫边区征调数万民工,
冒着国民党反动派的炮火,经历了多次失败,最后终于成功。
“在花园口堵口工程上,蒋介石采取了一方面签署复堤工程协议,一方面又破坏复堤工程的阳奉阴违的做法。”祝厚江说,“蒋介石一方面加紧进行堵口工程,一方面派飞机轰炸复堤工地,导致我死伤的解放区干部群众就有3000多人。”我党领导解放区军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锹,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浚河复堤,反蒋治黄”斗争。
东明县菜园集乡高村村的村民逯金德老人,当年曾作为民工参加了花园口黄河大堤合龙工程,对当年的壮举记忆犹深,“62年前,我们高村的几乎所有的青壮劳力都被征调到花园口,参加了花园口黄河大堤的合龙工程,当时,没有交通工具,我们民工步行3天,赶到郑州花园口,在花园口干了3个多月。当时花园口黄河大堤有100多米长的口子,我们民工从两头往水里填装满石头的铁笼子,我记得花园口黄河大堤合龙的时间是1947年的3月15日。”
据党史记载,花园口黄河大堤合龙工程自1946年5月开始复堤,当年6月26日,国民党军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花园口黄河大堤合龙工程桩倒桥断,平堵失败。8月28日,国民党军进攻冀鲁豫解放区,抢劫复堤物资器材,用飞机扫射我方复堤员工,因此,工程一度延迟5个月之久。到了11月,花园口口门桥桩打通并通车抛石。1947年1月,花园口口门抛石形成潜坝,但遭遇上游大水,潜坝中部被冲毁30多米,平堵又遭失败。直到1947年的3月15日凌晨,花园口大坝正式合龙,黄河水终于回归故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