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初中文化的郓城人任某号称“蛋壳之父”,自称是做出人造鲜鸡蛋的第一人,他用化工原料造出的“鸡蛋”足可以假乱真。这个“能人”用自己研究设计出来的配方制造的“鸡蛋”,每个成本只有三四分钱,却能以每个0.1元钱的价格公然卖出。
3月27日,因造假被发现的任某潜逃外地,其“培训场所”被有关部门捣毁,造假原料等被查扣。目前,郓城县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已联合介入,潜逃的任某享受到了“追捕”待遇。
本报记者 周 锋
追捕小组在行动
“3月27日,根据省工商局的安排,我市工商部门迅速行动,在公安部门的大力协助下,迅速前往郓城县调查。”3月29日上午,菏泽市工商局消保科科长张庆峰向记者介绍了郓城人任某造假的相关情况。
当天下午,当执法人员赶到任某的“仿真鸡蛋培训场所”——郓城县城内一民房内展开调查时,发现任某不在,民房内只有一些造假原材料和一台微机。执法人员当即将这些物品作为证据进行了封存。
号称国内“蛋壳之父”的任某,自称是做出人造鲜鸡蛋的第一人。只有初中文化的他,研究出“假鸡蛋配方”,仅用一些化工原料造出的“鸡蛋”足可以假乱真。
“在将任某的造假培训场所端掉后,我们迅速安排执法人员深入到县内各大商场超市和菜市场进行拉网式检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假鸡蛋。”3月29日中午,记者电话采访了郓城县工商局局长陈鹤龄。为了查处假鸡蛋事件,他已连续两天没有休息好,“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了解,任某造假的情况已大体明朗,目前他只是培训制造假鸡蛋的技术,从中骗取钱财,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
参与调查的市工商局消保科科长张庆峰表示,任某的行为已不是一般的造假问题,其性质被定性为违法犯罪。3月28日,在听取有关部门的汇报后,郓城县县委、县政府已组织当地工商、公安、质监等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追捕任某。3月29日,郓城县公安局的追捕小组出发,前往外省某地缉捕任某。
自行研制“坏蛋”秘方
据介绍,任某曾是郓城县一家经营玉石水晶等仿真工艺品的个体户。10多年前,他曾在深圳某仿真工艺品厂打工,了解到有人造的假熟鸡蛋后,他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条发财致富的捷径。
用化工原料制造的假熟鸡蛋,气味比较大,特别是蛋壳难以形成逼真的效果,如果单独出售的话,容易让人辨别。任某在熟知假熟鸡蛋的制造“工艺”后,认为这一造假技术手段非常低级。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玉石水晶的仿真技术,研究出了一套人造鲜鸡蛋的配方和工艺流程。
任某制造假鸡蛋的配方,在一般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海藻酸钠、食用明胶、葡萄糖酸内脂、赖氨酸、苯甲酸钠、食用色素等10种原料,经过搅拌混合后,就成了加工蛋清、蛋黄的原液。其中的海藻酸钠和食用明胶是最重要的原料,作用是给蛋清和蛋黄增稠。据说,他的假鸡蛋也考虑“营养因素”,有时候还加上一点奶粉。
任某研究的“鸡蛋清”的制造过程是,把原材料按一定比例倒入开水中,经过半个小时的搅拌和溶解,就变成了黏稠的半透明的“鸡蛋清”。制造“蛋黄”时,只是比制造“鸡蛋清”多了一道简单的程序,就是在“鸡蛋清”中加入色素。
这个造假鸡蛋的初级工序,在任某看来,完全可以照搬用来造咸鸭蛋,只是要加点盐!
核心技术是“蛋壳”
任某曾自豪地说:“全国只有我一个人会做鸡蛋壳,北京、武汉等地教的都是做皮蛋。”
任某在“授艺”的过程中,首先教的是蛋壳模具加工技术。用胶水将纸片包住一个涂了机油的鸡蛋,然后把调匀了的硅胶和固化剂反复涂刷在鸡蛋和纸片上,涂刷一定的厚度。等到硅胶变硬后,把鸡蛋取出来,硬化后的硅胶就成了一个蛋壳模具。
其次是加工蛋壳。用树脂、滑石粉、促进剂和固化剂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后,倒进蛋壳模具中,翻滚摇摆,直到原料均匀地挂在蛋壳模具的内壁上。
时间不长,一个逼真的“鸡蛋壳”就诞生了。因为是化工原料制造,刚制造出来的“鸡蛋壳”还有一些刺鼻的化学味道,但任某说放三四天可自然消失。
因为拥有这个“核心技术”,任某自称“蛋壳之父”。
逼真的蛋壳做出后,再把加工好的“蛋清”用针管注入进去,大约在注入一半后,再注入“蛋黄”,最后填充“蛋清”,以达到逼真的效果。最后,用树脂将蛋壳上的针孔涂抹均匀。如果蛋壳上留下注入针管时不小心造成的裂缝,就用胶水涂抹,再用砂纸打磨光滑。
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任某做假鸡蛋的技术越来越纯熟。他“指点”学生说,在蛋壳上擦一点鸡屎,让顾客更加难以辨别真假;用养鱼的水加工蛋清、蛋黄,带一点点腥味,就可以成功蒙骗那些买主。
惟一让任某遗憾的是,他至今还没有克服一个技术难关,就是真鸡蛋内的那层薄膜和气室。剥开煮熟的鸡蛋,人们会发现蛋壳和蛋清之间有一层薄膜,而且因为有了薄膜,鸡蛋的一头还会有个小小的气室。任某曾说过,这是他遇到的最大的技术难题。
明目张胆传授技术
从深圳回到郓城后,任某在县城租赁了一处民房,开办了自己的仿真鸡蛋培训场所,并在网上发布信息,在全国范围内授徒培训。任某的这一“先进技术”受到了不少人的追随,每年都有三四十人前来拜师学艺。在他的学生中,据说还有不少大学生、研究生,甚至留学生!
“在缴纳800元钱的培训费后,就可以学到全套造假技术。”任某的一个学生说,任某甚至还赠送技术光盘。
吸引人前来学习假鸡蛋加工技术是因为造假有广阔的市场“钱景”,假鸡蛋的成本很低,每公斤原材料可以生产200多个假鸡蛋,成本只有六七分钱。也就是说,每个假鸡蛋的加工成本只有三四分钱。
任某曾向他的学生介绍销售经验,他说,卖假鸡蛋最好与养鸡场或收鸡蛋的商贩合作,因为其中涉及到巨大的经济利益,大家利益共享,养鸡场、批发商、零售商知情不开口,消费者永远难以猜到这其中的猫腻。
■专家观点
“坏蛋”经销商涉嫌欺诈
“‘坏蛋’当成‘好蛋’卖,是一种欺诈行为。”山东天清律师事务所律师武合金认为,假货当真货卖,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民法上称作欺诈。情节轻者,则仍停留在民事纠纷层面,消费者可以自愿选择是否撤销买卖合同,如果因此而权益受到侵害,也可请求赔偿,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情节恶劣的,则有可能构成刑事责任。依据对象不同,罪名和处罚也不尽相同。
山东君诚仁和事务所律师郭庆华认为,任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他说,按照《刑法》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责任编辑:正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