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土集村的东部,有一座烈士陵园,陵园内埋葬着500多名烈士的遗骸,全部为沙土集战役时我军牺牲的战士。“为了纪念沙土集战役,沙土镇党委、政府于1983年修建了沙土集战役烈士陵园和沙土集战役纪念馆,由老将军饶守坤题写碑名和馆名,将附近各村埋葬的烈士遗骸全部迁移到烈士陵园,使烈士的英魂终有所归。”陪同记者采访的沙土镇民政办主任吕兆春说。
经典战役 史册铭记
本报记者 盛长新
敌军飞机疯狂报复
“沙土集战役前后打了3天,俺村的百姓大部分没有转移出去,我军攻打沙土集时,村民大部分躲进地窖,没有地窖的躲进了房子里,谁也不敢出来。”今年86岁的村民樊洪斌当年就躲在村子里,“当时就听到敌我双方的枪声、炮声、喊杀声震天响,真正打仗的时候,村民有的被流弹所伤。沙土集战役结束后,国民党的飞机围着俺村疯狂丢炸弹,炸死、炸伤俺村不少村民。”
“打仗之前,我背着刚刚两岁的女儿往外逃,走到半路上遇到了国民党的飞机,没想到飞机突然俯冲下来,对着俺和牛扫射起来,子弹从俺身边穿过,差点要了俺的命。”樊洪斌回忆说,“后来俺逃到定陶的董庄,那里全是解放军的大部队,俺就用牛为解放军运送武器弹药。”
沙土集打下来后,共产党的部队连夜清理完战场,天不亮就撤走了。恼羞成怒的国民党军的飞机来了,对着老百姓就是一番狂轰滥炸,村民被炸死炸伤的不少,很多人家的房屋也被炸毁。
相对于国民党军的惨无人道,沙土集村的百姓心地仁厚。当时沙土集村的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清理战场,掩埋死尸。“当时死的人太多了,尤其是俺村的东门和村南的魏庄,到处都是国民党兵的死尸,臭气熏天,村民们光掩埋死尸就用了好几天。”村民邱广居也参加了清理死尸的工作,“当时村里还有不少受了重伤的国民党的伤兵,躺在地上没有人管,这些伤兵有时晚上会爬到村民家中要水要吃的,有的为了活命,爬到村里的坑塘里喝脏水,村民们对他们是又恨又怜。后来,还是俺村的百姓心眼好,把这些伤兵送去了菏泽城。”
巧使反间计
在采访沙土集战役的过程中,记者偶然从一本回忆录中找到了有关段霖茂潜逃的回忆文章,作者是当时我华东野战军的一名宣传干事。他在文章中写道:“敌整编第57师原驻防江苏新海连地区(连云港、海州一带),我军转入战略进攻以后,需要掌握国民党统治地区城市守备情况,吴宪部长要我找段霖茂谈。段霖茂谈了新海连地区的防御体系,并画了图。我要他提供进攻方案,他亦提了。我加以整理,成了一份完整的情报。
“后来,段霖茂买通看守他的警卫员跑了,警卫班长祁明德半夜查岗,发现门开着,段霖茂与警卫员均不见了。段霖茂是国民党的一员战将,需要设法使他回去不能带兵。俘管处副处长康明找我商量,由我出面召集被俘的57师军官开座谈会,让他们对段霖茂提供的新海连地区防御体系与进攻方案提意见,实际上是向他们透露段霖茂向我们提供过重要情报,然后分批把他们放了。后来得悉,国民党徐州剿总果然对段霖茂失去信任,调他去了后方管区。《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削弱国民党军的力量,缩短战争进程,部队减少伤亡,人民少受损失。”
段霖茂后来跟随国民党败逃台湾,一直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重用。记者从《黄埔同学录》一书中查到了段霖茂的简历:1947年9月沙土集战役中所部被人民解放军全歼,被俘后潜逃。1948年初任中央训练团干部总队中将总队副,福州绥靖公署军官团中将副团长。1949年到台湾,任“国防部”中将参议。1952年夏入台湾革命实践研究院学习。1954年7月任第二军团司令部中将高参,后入陆军参谋大学将官班第一期受训。1957年底任“国防部”联合作战计划委员会中将委员。1966年1月退役。1975年8月23日在台北逝世。
经典战役 值得铭记
沙土集战役的胜利,不仅从根本上扭转了华野在鲁西南的被动局面,为恢复和建设鲁西南根据地创造了条件,为向豫皖苏进军打开了道路,而且迫使蒋介石从大别山区和山东内线战场抽调4个师驰援鲁西南,有力地配合了刘邓大军和山东内线我军的行动。粟裕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时指出:“这一胜利,说明蒋军在山东一再挣扎的重点攻势已最后宣告破产。蒋军从此变为被动,我军从此转为主动。”沙土集之战获大捷,野战军首长给予高度评价。粟裕副司令员说:“沙土集大捷,使山东战场形势起了变化,敌人重点进攻山东的企图破产了,国民党从此很被动,我人民解放军转为主动。”中共中央来电祝贺并慰问华野西兵团全军,指出:“郓城、沙土集歼灭敌五十七师全部之大胜利,对于整个南线战局之发展有极大意义。”
毛主席也高度评价沙土集战役是一个经典之战,“沙土集歼灭敌五十七师(整编)的胜利,对于整个战局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值得庆贺。”
在沙土集战役结束62年之后,由牡丹区党史委研究员祝厚江和牡丹区党史委主任张洪峰主编的《沙土集战役》一书即将由中国文献出版社出版。
说起自己编写《沙土集战役》一书的经历,祝厚江说:“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收集有关资料,走访参加过战斗的经历者,历时近20年,才完成了此书的编写工作。”为了尽量采访到权威资料,祝厚江先后南下北上,拜访过多位我军高级指挥员,如陈士榘、李耀文、叶飞、饶守坤等,光收集的第一手的资料就有几十万字。
“沙土集之战是我军战史上一个‘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的经典战例,值得我们铭记。”祝厚江的一席话也点明了他行走数千里、历时20载编写《沙土集战役》一书的初衷。
(责任编辑:正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