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旅游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菏泽新闻
一个农民的“诗人梦想”
2009-02-23 09:19:44   来源: 牡丹晚报   字体大小

  菏泽故事

  

  王殿峰展示其将要出版的诗歌集

  

  鄄城县董口镇王楼村有这样一位农民——因为偷偷去参加诗歌笔会,他被老板扫地出门;因为整天热衷于写诗,妻子被气得多次自杀;因为一直怀揣着“诗人梦想”,他白天走街串巷收破烂,晚上坚持写作。他的名字叫王殿峰。

  

  王殿峰说:“现在我准备买一台摄像机,去拍摄农村的新变化,给我创作诗歌寻找灵感!”

  

  一个农民的“诗人梦想”

  

  昨日,记者在市广福大街北段附近一处出租房见到王殿峰时,他正接受一家电视台的采访。房间摆设非常简陋,最显眼的就是书和贴满墙的诗歌草稿。

  

  今年46岁的王殿峰,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82年,他参加高考失利,从此迈入社会,但并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渴求。他一边务农,一边挤时间读书写作。结婚后,他依然沉醉在诗歌创作中,甚至顾不上家里的大事小事。妻子一怒之下把他的书和许多手稿付之一炬,痛心不已的王殿峰决心离开这个家,到首都北京闯荡一番。他盼望在北京能得到文学界名家的指点。

  

  在北京,王殿峰又找到了创作的激情。工作之余,他坚持读书、写诗。有一次,他得到一个参加《中国作家》杂志社笔会的良机,遂邀请同样热爱文学的同事杨国军一起去听课。后来,此事被老板知晓,两人都被单位开除。

  

  从北京归来猴,王殿峰和朋友在菏泽市区开了一家小饭店。不料,由于经营不善,饭店一年亏损上万元。背着沉重的债务,王殿峰感到无颜回家,整天在郓城街头流浪,靠捡破烂卖钱维持生计。此时,他依然没有丢下手中的钢笔,经常望着美丽而寂静的夜空写下一行行诗歌。

  

  2002年,他再次来到菏泽,在继续捡破烂的同时,拜访了不少菏泽文学名家,写作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七年来,他的作品先后在《菏泽日报》《牡丹晚报》等报刊发表。

  

  如今,王殿峰每天一大早便骑上他的旧自行车,走街串巷捡破烂、收破烂,晚上则将收来的旧书、报纸等有用的资料保存起来,以便研读。当记者问起他今后的打算时,王殿峰说:“我现在还没有攒够买摄像机的钱,如果攒够了,我会买一台摄像机,去拍摄农村的新变化,去记录时代的变迁,为自己的诗歌创作寻找灵感。” 、

  文/图 郭卫东  

  打印】【关闭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图文频道

千辆出租齐换T字头号牌

雷霆行动专查套牌假牌

鄱阳湖现"枯水一线"景

鲁锦在京受“热捧”

小麦专家会诊抗旱

公园和绿化工程展开

新春伊始再掀学车热

瑞雪迎春到春雨送甘霖

 

 
论坛热帖
菏泽新闻
·一个农民的“诗人梦想”·曲艺名家聚首论“精品”
·八岁童突患绝症村民救助·敬老院老人们的快乐生活
·我还能要回那10万元吗?·问题饮料赔付迟迟不到位
·曹县农民绘布景油画致富·千辆出租齐换T字头号牌
·选拔副县级考察对象公布·王浩调度市城建重点工程
·菏泽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万元求征牡丹花会吉祥物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成功案例 | 站内导航 | 本网动态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新闻登载许可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网站备案号:鲁ICP99998888
Copyright© 2004-2008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