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6日
第A10版:

苫匠:沙碱涝洼多草蔓 良工手巧皆建材

“苫”这个词的本义是用茅草编成的覆盖物,“以草覆屋。”(《玉篇》)故把用草盖在屋顶叫苫屋,也叫茅草屋。做这种工作的人便称做“苫匠”。

苫匠是以芦苇或麦草为主要原料搭建房屋的匠人,一般选在秋冬动工。匠人的工具很简单:梳耙一把,木泥抹子一只,草垫子一块,弯刀一把,便是他们的全部家什。

苫匠大多集中在一个村庄,同祖同宗,乃家族一代传一代的手艺,他们有自己的行规,班子里有年岁大,手艺好,且有威望的“掌尺”的,带着一帮兄弟走东奔西。方圆谁家要盖草房,茅匠头去应接茅匠活。

苫房子的优点是冬暖夏凉,但也有缺点。因没有窗户,草房的通风透光性很差,室内常年黑乎乎的,雨季来临房间里更是异常潮湿。有的人家为增加亮度,在墙上开一个小洞,算是窗户。最易坏的是顶部,经日晒雨淋,麦草二三年需要重修屋顶。于是匠人就在最上方重新安上一块新秸梗的夹壁子,并糊上泥。

茅匠盖苫屋,芦苇、高粱秸盖顶后,多用小麦草盖屋顶屋面,用高粱梗等夹壁子。用麦草盖屋面,第一道工序要理草,就是把草堆上的麦草经人工一把一把地整理齐刷,再捆扎成一个个小把子备用。理草也有讲究,过短的、乱的是不能用的。徒弟在下面递草,师傅在上面铺草。匠人从檐口开始铺第一路草,草要掖实铺平,用“木板”把压着草的横条、串纸篾绞紧。匠人屁股下垫着草垫,人坐在上面将下面的草压实,然后向前挪一步,再去铺上一把草。技艺高的茅匠第一路屋檐草铺好了,人拽住草都不会从屋上掉下来。就这样一路一路地往上铺,麦草的屋面铺好后,茅匠要用梳耙将屋面梳理一遍。经他们梳理过的屋面显得更加平整,更重要的是下雨时沥水快,草屋不易漏水。

把剥去叶子的高粱梗夹成一块块壁子固定在列架间当墙。茅匠用篾夹好后,两面分别糊上泥浆,用抹子敷平。为让泥浆更有筋,不易剥落,泥浆里拌有麦麸或粗糠,加剁成一段段的稻草。春暖花开时,这风干的壁土是“嗡嗡”的蜜蜂掘洞栖息的好场所。

茅匠们盖屋面、盖屋顶、夹壁子,几道工序下来,一座冬暖夏凉的草屋便盖好了,最后用弯刀把屋檐伸出来的草切割齐整。

直到上世纪中叶,茅草老屋在黄河滩区依然可见。它犹如历史乡野上一面永不生锈的镜子,发出古铜般的光亮。一间间简陋而古朴的茅草老屋,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贫困和落后,是实实在在的用泥土和草木构建的另类民间艺术品。

2019-11-26 2 2 牡丹晚报 content_94.html 1 苫匠:沙碱涝洼多草蔓 良工手巧皆建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