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1年12月01日
第A09版:乐生活

陪老母亲聊天

□赵西成

我和老母亲虽然在一个小区住,但却不住一幢楼,她跟哥哥在3号楼,我在5号。

算来,老母亲年龄也不算小了,今年83周岁。说起来,她这一辈子也没少受苦。父亲兄妹4人,他是家中的长子,又被推荐出去工作,爷爷身体不太好,奶奶是裹脚老太太,所以家中的累活、重活都是老母亲干,从早起到井边挑水,再到磨坊磨面,生产队上晌再去干活,整天忙忙碌碌,挖河、修堤,犁地、打场,什么活儿都干过。实行责任制后,虽然日子过好了点,但哥哥去当兵,我在上学,家中的活儿还是母亲一个人干。后来,我们兄弟都参加了工作,母亲也进了城,可好日子没有几年,2002年,刚退休的父亲却因病去世。

可能是年轻时候劳累过度的缘故,这些年,母亲的双腿开始疼起来,不能走远路,连站的时间长一会儿也不行。因为住的还是20年前建的老楼,没有电梯,下楼必须扶着楼梯扶手,散步借助小推车。

要说,老母亲身体的大部件都没有什么大毛病,牙齿也都完好,耳朵也不聋,但是从前年开始,她却忽然有点儿糊涂,今年更加严重了,往往早晨吃什么饭,晚上就能忘记,头天家里来了客人,第二天都记不清。也曾带她咨询过医生,说这样的情况属正常现象,是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萎缩所导致的。

因为白天要上班,晚上,如没有特殊事儿,我一般都到老母亲那儿,用上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去和她拉拉呱,用我和一些弟兄们的话来讲是“去问安”。

其实,和老母亲拉呱,也没有多少稀罕事儿。一般都是我把自己在电脑、手机及单位听到、看到的一些事和她说一说、讲一讲。

她却不同,说的还是几十年前老家的事情,还是已长成彪形大汉的孙子小时候的事例。一句话,昨天说了,今天还说,明天继续说。有时候,一件事只有我当天在她那儿,就连着讲好几遍。因为糊涂,她还经常把恁奶奶、恁二婶子说成咱奶奶、咱二婶子,把春天说成该收麦子啦,把刚刚过去的春节忘记了,问:又该过年了吧?

去年,在外地的侄女打电话问候她,座机是我接的,我故意与侄女串通好,说是我堂姐打来的。侄女也模仿姑姑的语气和她说话,问她身体、生活怎么样?足足有十多分钟,愣是没有听出来是谁,把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最后,真相大白,老母亲将我和侄女都骂了一顿。

老母亲虽然糊涂,但我的生日却记得清清楚楚,讲起她孙子头头是道,说起身上穿的衣服谁买的如数家珍,老家的邻居也记忆犹新。因为老母亲的糊涂,觉得她新添了几分孩子般的可爱,家中也新添了许多欢声笑语。

到老屋,看老母,听她讲老事儿,是一种享受。虽然我也年近半百,但我还上有老母亲,在她眼里我就是个孩子,我还可以让她摸摸我冰凉的脸颊,还可以让她闻闻我出汗的双脚。我,是幸福的!

2021-12-01 赵西成 2 2 牡丹晚报 content_55891.html 1 陪老母亲聊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