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七情六欲,食人间烟火,往往感情用事,为自己考虑得太多。静下心来想想,一个人只有感恩别人的付出,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才能理智地对待一切。
在单位,应该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多看到别人的付出。大家聚在一块,是缘分,也是福分,“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只有合力,才有事业的辉煌,进而体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当今社会,一个人如果脱离了同事,单枪匹马干工作,即使多么优秀,无论付出多大,也会事倍功半。
我们身边,有好多人麻木不仁、见异思迁、推诿责任、好大喜功。“最坚强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久而久之,同事关系凉了,政绩滑坡了,单位衰败了,自己也倒霉了。抱有宽容心的人,多看到别人的付出,将心比心,“比干劲、比出力、比奉献”,感恩别人的付出,我们才会心安理得,信心十足,一荣俱荣,水到渠成,名利双收。
人活着,都有自己的圈子。感情圈子、兴趣圈子也好,事业圈子、生活圈子也罢,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久而久之,都有和自己关系不错的人,这就成了所谓的朋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那个为他人、为集体付出的人,是最值得感恩,最值得深交,最值得托付的人。
感恩别人的付出,友情会更深厚,关系会更融洽,生活会更有质量。我过去听说过“三尺巷”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让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到回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得知,也让出三尺宅基地,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让人感慨颇多。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良莠不齐,更应该感恩别人的付出。人活着都不容易,都在负重前行,那个为他人付出的人,真的让人感激涕零。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别人能为自己做这些,已经仁至义尽,我们有何理由求全责备呢?公元前655年,晋国公子重耳由于遭到其父王宠妃骊姬的陷害,被迫带着一群家臣仓皇出逃,踏上了流亡之路,这其中就有介子推。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重耳饥病交加,气息奄奄。介子推见状毅然拔刀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熬成汤给重耳充饥,从而保全了重耳的性命。在那样的环境中,介子推已经自身难保,能做到这一点,其忠心真是日月可鉴,这就是历史上“割股奉君”的故事。后来,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蒙难的那日,全国上下家家禁烟火、吃冷食;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了寒食节。
懂得感恩别人的付出,生活就会由量变发生质变,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