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
众所周知,微信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了方便。在微信里,要想让朋友知道你浏览了他的朋友圈,要么点赞,要么评论。
我的朋友圈以发布自己的作品为主,大多是在纸媒、自媒体发表过的诗歌或散文。也转发朋友的东西,但很少。
我主要记录自己的生活状态,读书、写作、发呆、想远方。于是,不时地把发表在省内外报刊上的那些浅显的文字,在朋友圈发一下。目的有二,一是自己保存,二是让别人知道。重要的是保存。一年下来,翻阅一下,是一种盘点。我发现,朋友圈点赞的很多,评论的极少。
点赞,也只是礼仪性点赞,其实并不一定点开链接阅读内容。我想,这样的大有人在。一个人的朋友圈,少则十几人,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上千人,甚至几千人。如果一条一条看你的那些链接,啥事不干,就算一天48个小时,也不一定看得过来。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好的文章,值得驻足,心灵鸡汤,及时略过。
我看朋友圈,看了不一定点赞,但不看绝不点赞。
我有个文友,真可谓“点赞专业户”。我感觉她一天不是点赞,就是在点赞的路上。你或别人刚刚发布一个朋友圈,接着她就秒赞。我不知道她一天到晚手里的手机放不放下,也许睡觉也揣在怀里。我朋友圈里的好友不少,大约2400余个。这些好友中,大多也是她的好友,圈里似乎没有她不熟悉的。就是这样一个文友,也没有见她发表多少文章。
朋友圈,就是一个圈儿。都在一个圈子里,礼仪性地点个赞,也无妨,看不看,还真难说。前不久,我把某报发表的一篇散文的链接发到朋友圈,点赞者众多。但不知何原因,不到半天时间,链接失效了。一朋友告知我,让我再发一次链接,免得想阅读文章的朋友看不到。我略施小计,将错就错,没有重新发送链接。但过去两天了,点赞的仍然络绎不绝。
我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觉得好玩。圈里圈外的,就是一个圈儿,千万别在乎。
有空少在圈子里打转转儿,晒晒太阳,看看月亮,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