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1日
第A2版:综合新闻

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

——曹县古营集镇发展特色农业侧记

“葡萄种植让我尝到了甜头,保鲜库的建成让我知道了拉长产业链能更好地发家致富,所以现在我就想着再扩建一下我的农产品加工厂。”9月8日,在曹县古营集镇双庙社区御思香有机葡萄农场,负责人冯洪瑞正忙着用葡萄酿造“葡萄醋”。“经过调查,我发现葡萄醋很有市场,所以打算再建设一处大型的食品加工厂,利用自己种植的优质葡萄,做产品深加工。”冯洪瑞信心满满地说。

御思香有机葡萄农场占地100多亩,拥有香媛和御思香两个商标,并且取得了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全程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生产,年产葡萄100多吨,产值可达150万元。

冯洪瑞的信心,来源于这几年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从最初的毫无经验到如今做得风生水起,我每走一步,都有镇政府的扶持和政府部门人员的关照。”说起自己的创业史,冯洪瑞介绍,10多年来,他的葡萄产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壮大,“从最初的3个大棚、20多亩地,逐渐发展成了现在的13个钢结构大棚、100余亩地的大型农场,还拥有保鲜库3000多立方米,能储存上千吨的新鲜葡萄。”

御思香有机葡萄农场建于2014年,投资260万元,流转土地160亩,种植了葡萄新品种“香媛玫瑰”,并依托自身葡萄品牌、技术与市场优势开展了“千亩温室葡萄发展项目”的惠农利农工程,与周边温室大棚种植户开展合作,签订了葡萄回收合同,采用农场+农户的方式合作了近200亩的温室葡萄,带动周边村民也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来,古营集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为推动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张七庄村的蔬菜大棚也是古营集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在该村蔬菜大棚里,西红柿、黄瓜等各种经济作物挂满枝头,种植户们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一车车蔬菜被装车运往广东、上海等地。

以前,张七庄村村民的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种植,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收入偏低。近年来,镇政府为了让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积极宣传种植蔬菜大棚的好处,并为村民们选择了最适合的种植模式。如今,这种种植模式既解决了农民家门口的就业问题,又带动了农民创收增收。种植户赵忠星前些年在外务工,没挣到多少钱,如今他靠种植蔬菜大棚走上了致富路。“今年我种植了两棚蔬菜,净利润能达到五六万元。”赵忠星高兴地说。

为了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该村还建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与大型菜商签订销售合同,进行集体收购、出售。目前,张七庄村蔬菜大棚30多个,葡萄大棚4个,占地100余亩,带动了周边村150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为古营集镇推广特色产业打造了样板。

近年来,古营集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突破,农业农村活力持续迸发。先后实施7个行政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建设“3+1”徽派楼房188栋,1.5万人乔迁新居;稳步推进14个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新建乡村振兴车间5座,总面积2万平方米,引进了康贝健医疗、斯玛特工艺、百贝康食品等一大批富民产业,带动村集体增收200多万元。“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党建综合阵地先后投入运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拓展,平安建设深入人心,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日益提升。 记者 仝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