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1日
第A2版:综合新闻

“老典型”闯出新路子

——巨野县永丰街道李楼村发展老蔬菜基地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近日,在巨野县永丰街道李楼村,村党群服务中心、坑塘治理、街道硬化等,一项项基础提升工程正在加紧施工。

“为了李楼村的转变,县委书记冯艳丽多次到俺村蹲点调研,为村里出点子、找路子、定调子,现场督导和美乡村建设工作。” 李楼村党支部书记李培华说。

李楼村紧靠洙赵新河,被附近老百姓称为菜园子李楼,有水资源优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群众就种植蔬菜,是巨野县城区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村民大都有着丰富的蔬菜种植经验。50多年间,李楼村的蔬菜种植业起起伏伏,一直没有形成很大的种植规模。

2012年,在外地工作的李培华回乡创业,他租赁了村里138亩土地,建起21个大棚,安置村里30多人就业,专业种植长剑黄皮尖椒、捷达茄子和有机无公害韭菜。2013年,李培华注册了万源农场,带领全村成立了5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功开创了一条“市场+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全村100多户村民种植蔬菜300多亩。目前,万源农场初具规模,年产值110万元,纯收入30万元。李培华成了远近闻名的种菜大户、致富能手、创业标兵。

村里党员群众看李培华有事业心、有思路、有闯劲,2020年,村民一致推荐选举李培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李培华首先从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村务管理、村民素质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入手。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同时完善村内决策管理机制,提高村“两委”成员的凝聚力和干事创业能力,并积极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壮大村级组织后备队伍。

为提高村民素质,村“两委”积极选树 “美丽庭院”“五好人家”和“李楼好人”等先进典型,常态化开展“好媳妇”“好邻居”“好家风”等评选表彰活动。通过人和事感化村民,带动百姓弘扬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在干群中倡导科学、健康、文明新风尚,积极开展改水、改厕、改灶,建立健全了各项环保制度,包干农户门前卫生,专人保洁村庄主干道,使群众养成了健康、文明和卫生的生活习惯,提高了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李培华和村“两委”一班人认为,李楼村经济要发展,必须发展老蔬菜基地的传统优势,依托现有蔬菜种植业,发展早春芸豆、西葫芦,夏、秋豆角,冬季芹菜、黄瓜为特色产业,并辐射吸引周边7个村,打造“蔬菜种植联盟”,形成规模优势。依靠政策推动定调子、党员干部带头搭台子、典型带动铺路子、科技营销创牌子,帮助种植户解决难题,全方位、多渠道帮助菜农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打造出一条产、供、销一体化富民产业链,重塑李楼村蔬菜基地的品牌。在“公司+农户”基础上,带动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更加紧密地衔接起来,打造全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产业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示范村。

目前,李楼村党支部领办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已开始尝试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使无人机撒药、App种菜、“直播带货”等成为新农活。李培华说:“通过推动电商农业等新业态快速成长,我们要打造数字赋能驱动型的新李楼村。”眼下,李楼村正着手将原来占地10余亩的废弃学校改建成蔬菜储存和转运基地,包括储存蔬菜的冷库、质量监测点、防疫点等,建立包括市场、信息、技术、生产资料、服务业在内的健全的产业支撑体系。

“蔬菜储存和转运基地建成后,李楼村的蔬菜不光可以供给本地的居民消费和大小超市、大小饭店等,还将通过信息平台和电商,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李培华说。 通讯员 谢新华 记者 苏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