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6日
第A5版:法治菏泽

菏泽法院:司法救助传递法治温度

本报讯 (通讯员 楚军 马文 记者 胡德光) 近日,记者从市法院获悉,去年,菏泽两级法院共发放司法救助资金150万元,办理救助案件99件,救助对象114人,其中市法院发放司法救助资金41.5万元,创历年之最。一个个具体救助案件,一笔笔暖心救助款,有效缓解了当事人的家庭困难。

为涉军救助申请人开通“绿色通道”。市法院在办理涉军司法救助案件时,带着对人民子弟兵的真挚感情开展工作,加大救助力度,对救助金额上适当倾斜,使军属权益得到实实在在的保障,确保军人安心服役,保家卫国。救助申请人王某的丈夫因交通事故当场死亡,但肇事方无可供执行财产。王某年老多病,无劳动能力;其长子身有残疾,无法干重活;次子系服役在新疆的现役军人,常年驻训在西藏地区,条件艰苦,危险性高。市法院开通救助“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快审快结,第一时间发放了司法救助金。同时,积极协调上下级法院开展联动救助工作,三级法院联动救助王某十多万元。

为困难妇女群体撑起“法治蓝天”。市法院高度重视涉法涉诉困难妇女群体的权益保障,优先发放救助资金,协调妇联、民政、残联等部门同向发力,切实帮助她们摆脱生活窘境,安抚心灵创伤,增强生活安全感和幸福感。救助申请人王某因交通事故致三级伤残,判决确认损失共计136万余元。肇事方无房无车无存款,案件执行陷入僵局。而王某因交通事故身体多处残疾,治病花销巨大,且孩子需要抚养,生活陷入了困境。市法院综合考虑案件情况,调查研究后,向王某发放司法救助金5万元,尽最大努力帮助王某全家渡过难关。

为祖国的未来送去“希望之光”。市法院对因犯罪等事件侵害受到心理创伤的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保护,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关心其学习、生活以及救助资金的使用,并采取分期付款、第三方托管等创新模式,确保救助资金用在刀刃上,让未成年人充满阳光、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祖国法治的蓝天下。一起刑事案件中,被害人被杀害致死,其儿子杨某为未成年人,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二老年事已高,且靠种地维持生活,原本就拮据的家庭遭此重大变故,变得更加困苦。市法院在调查了解杨某的家庭生活和学习情况后,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决定给予救助申请人杨某救助金4.5万元。为最大限度地确保救助资金用于杨某的基本生活和学习开支,决定该笔救助金分三期发放。目前,杨某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秀,其爷爷奶奶倍感欣慰。

市法院负责同志表示,菏泽法院牢固树立“应救尽救”“把好事办好”工作理念,对于涉法涉诉案件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申请人积极开展救助工作,努力做到钱“花”在刀刃上,“救”在急需处,“助”在关键点,“暖”在心坎里。下一步,菏泽法院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创新工作方法,用心用情解决当事人的实际困难,以司法救助的小切口做好司法为民的大文章,做人民利益的守护者、困难群众的暖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