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兰
父亲珍藏着一张老照片,一张带着时代鲜明烙印的照片,一张道尽经年世事沧桑的照片。
时光倒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于1978年12月18至22日在北京举行,为切实落实党的精神,郓城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于11月30日尘埃落定,随后各公社代表团拍照留念。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父亲珍藏的便是侯集代表团的那朵祥云。照片上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他们或伟大或平凡,或卓越或寻常,或典型或普通,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活成了一道独属于自己的风景。他们的年龄成为各自生命的勋章。
父亲12岁因为贫困无奈退学,参加生产劳动,22岁临危受命,接过公社、县甚至省里备案的贫苦生产队,顶着上级接连增调八批干部的压力,带领全体社员打翻身仗,直到成为全公社第一的生产队,其中经历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麦收要紧,秋收要稳”。紧张的麦收,从备场到收割、从运送到碾压,从翻场到扬场、从晾晒到入仓,收获的过程完成得必须如行云流水,有条不紊。抢收抢种,以往生产队铃敲半天不上工,队长喊得破喉咙哑嗓工难以上齐,麦收拖拖拉拉十几天干不完,且干活要么不出工,要么出工不出力,或少出力,且私搓私掖私藏现象严重。而父亲有他朴素得吐口唾沫是颗钉的规矩:平时上工铃只敲三遍,自己不吭一声到地里干活,社员过了上工的点,不记工分,干活白干。于是大家齐心协力积极赶工,卖力干活。
父亲深谙“包工快,日工磨,自留地里出好活”的秘密,早早地在全会政策落实前,带领大家悄悄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麦收,做完三天备场工作后进行包工,君子协定男劳力三亩,女劳力二亩,三天之内完工。完成任务工分加倍,完不成任务工分扣除。因此,彼此干劲冲天,加班加点,本来一上午运八趟麦子的效率,出现一个午间就运八趟的奇迹。因为顾不上,所以也杜绝了私搓麦子私掖私藏的现象,确保能够做到颗粒归公。自然,割麦,60杆子地一气割到头的父亲成为标杆,能干的青年要求整工分,父亲就是行走的准星。
扬场,一把木锨高高扬起的抛物线和力度,让麦糠随风飘散,让饱满的麦粒尘埃落定,各就各位。起起落落之间,像厘清人生与生活的琐屑与细节。扬场,必须等风来的时候,别的生产队白天死守苦等,风不来,扬不了场,晾晒、交公粮、分粮、抢种等其他活计只能搁浅。而父亲以身作则,夜晚带领扬场把式及一些青壮年,在场院里轮流值守等风,风来扬场,一夜扬完留足公粮,然后按桶分发完毕,等晨曦微明,家家户户按人口数目去认领各自数目相等的粮堆,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一气呵成,羡煞众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农村改革推行家庭联产计酬责任制,支持自留地生产、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时代缝花,岁月留香,有了政策的加持,父亲更增了底气、豪气和干劲,实行社员买工贡献化肥的办法,增收增产。麦收评产交公粮公社其他生产队最高评产120斤,父亲带领的生产队评估150斤,甚至180斤!任务完成得漂亮。于是,公社奖状年年领,麦收总结大会经验父亲年年讲。荣誉即是生产力,何况父亲作为一名普通社员能成为县人大代表,也曾与时任县委书记、公安局局长一起留过影,这荣誉岂是平常茄子萝卜葱姜蒜,那年月能照几张照片又怎是普通叉把扫帚扬场锨!
到处都有风在呼唤我们,从地平线,也从胸膛里。父亲在讲述他与庄稼、与他的生产小队故事的时候,像一位运筹帷幄、成竹在胸的将军。这将军始终与麦子站在一起,在人生风霜雨雪的路上挺立、拔节、生长、守望。而父亲,他早已活成了一副饱满的幸福麦子的模样,活成了国泰民安的模样,也活成了我人生灯塔的模样和故乡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