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5日
第A6版:文学副刊

书香润流年

李仙云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之于我们的重要,就像食物之于肉体。回顾一路走来的“阅读史”,不仅能让人感悟到时代脉搏的跳动,也是我们内心的“成长史”。

我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那是一个书籍奇缺的年代。记得儿时,图画配以简略文字解说的小人书,就是我们最喜爱的“精神食粮”。那时,我和小伙伴们聚拢一起,大人们纳着鞋底聊着家常,我们就搬个小板凳兴致浓浓地坐在一边看小人书。看到热闹处,有时还会来一场“现场演练”,《小兵张嘎》和《西游记》的故事,就被我们“演”过无数次。

我的少年时代曾跟随做警察的父亲在陕北生活过,在那个偏僻的大山深处,物质匮乏生活单调,阅读却像一股文化清流,润泽和滋养着我年少时那亟待浇灌的干涸心田。记得有次姐姐从场部阅览室借回一堆让我爱不释手的书:《简·爱》《安徒生童话》和《聊斋志异》,看得我如痴如醉,看至动情处,望着窗外黑魆魆的树影和朦胧月色,想到聊斋中的鬼魅狐仙,夜里我被扰得惊悚难寐。

离开陕北进入小城的一所中学就读,正是改革开放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年代,港台小说影视剧开始涌入大陆,一时间,琼瑶金庸小说风靡校园。书痴的我夜晚躲进被窝捏着手电筒,宁可一夜不眠,也不愿错过在书中领略大侠的铁骨柔情,或是看那些不食人间烟火、你侬我侬的爱情童话。

17岁正值人生花季,我突遭意外导致脊髓损伤造成高位截瘫。学业的中断前路渺茫,在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日子里,唯有阅读能抚慰和疗愈我内心的伤痛与无奈。那时,不断有同学在节假日来看我,他们带给我最多的就是当时流行的杂志,可读性很强而且极富人生哲理。那段日子,我被保尔·柯察金和海伦·凯勒的故事,共鸣到内心震颤。我也在《笑对人生》中,被那些人生突遭巨变,却因为顽强毅力重新站起来的倔强生命,感动得激情涌动,犹如暗夜看到星辰。在书香墨韵中,总能让我敛神静气,暂离病痛之苦。我相信人类的灵魂是可以超越时空相互感染并传递能量的,我在他人与困境搏击的斗志中,一点点让自己走出心灵的地狱。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的阅读方式也在“与时俱进”,数字化阅读这种“万卷书”随心所欲、便捷而不受时空限制的阅读方式,让从小就痴迷书籍的我,思维无疆地驰骋与翱翔在书籍的寥廓旷野,从中获取心灵的滋养。有时在公园或乘车途中,我更是不放过碎片化阅读时间,插着耳机用“耳朵阅读”,那份远离喧嚣被声音带入另一个世界的感觉,妙曼无比。

文字如舟,在困顿与迷茫中将我度化。阅读似涓涓细流,浸润和滋养着我干涸而贫瘠的心田。感恩阅读,让我虽坐在轮椅上,却学会了用文字与内心的自己交流,并坚定而从容地行走于文学之路上,一点点用文字点亮了自己残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