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9日
第A6版:人文菏泽

●菏泽地名前世今生●

水 堡

水堡位于郓城县西北部,距郓城县县城18千米,距鄄城县县城20千米,是水堡乡政府所驻地。

水堡是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宋江的故乡。水堡古名为廪丘,据《朱氏族谱》记载,商代其先祖就在这里立村居住。

春秋战国时期属廪丘,又名飞云驿,后晋开运元年(944年),滑州(今河南滑县)河(黄河)决(决口),飞云驿殃及其中,四面环水,方圆数里,一片汪洋。一官员登高环视,大笑曰:此地易守难攻,实乃水堡也。飞云驿由此改名水堡。宋朝、元代先后改名义东堡,水堡寨,明清时期又恢复村名水堡。

清末为郓、濮、范三县分管。1928年属郓城县七区五岔乡,1940年属郓城县七区,1946年改属郓北县七区,1949年复归郓城县七区。1950年归郓城县十区。1958年春归水堡乡,同年秋建水堡大队,属水堡公社。1962年初属玉皇庙公社,1979年归水堡公社。1984年改为水堡村民委员会,隶属水堡乡。

宋江起义是北宋末年的一次民变,其故事被后世不断演绎,成为《水浒传》的历史原型素材。

据《郓城县乡村志》记载:宋江,人称“及时雨”,又称“呼保义”宋江。兄弟5人,排行第3。出身于普通地主家庭,家有近300亩农田,生活富足。自幼饱读诗书,乐善好施,常常接济穷人。后来,家里花钱给他买了郓城县衙押司小吏的差使。被逼上梁山后,做了梁山泊首领,后被奸臣高俅所害。

据史家考证研究,在宋代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山泊起义,但不像《水浒传》所写的有108将,而是宋江等36人占据梁山泊,也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性场面。宋江起义的导火线是宋朝朝廷为解决财政困难,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虾、采莲藕、割蒲草,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贫苦的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长期积压在胸中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他们在宋江等人的领导下,铤而走险,武装聚集,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到宣和元年(1119年),这支农民队伍正式宣告起义。宋江起义军正式宣布起义后不久,就离开了梁山泊,转战于山东青、齐与河南、河北一带。约两年后,到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义军从江苏沭阳乘船进攻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被海州知州张叔夜所派伏兵包围,损失惨重,退路又被切断。在这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宋江不得不率众投降,接受朝廷招安,成为宋朝官军中的一部分。当时的朝廷还是容不下宋江这支犯上作乱的“逆贼叛军”,最终被高俅所毒杀。

据记载,1104年,宋徽宗派兵抄了水堡宋江的家,并挖地3尺,花园被毁,宋氏坟墓被掘,尸骨被撒,树木被砍。宋氏家族在宋江被抄家时逃往外地,再也没有回来。目前,全村有李、张、吴等18个姓氏,宋江故里已无宋姓。

水堡是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的繁育生产基地。水堡村呈长方形,东西长1000米,南北长400米。全村801户,2630人,1960亩耕地。水堡除传统的小麦、玉米、大豆等种植业外,有面粉加工、木材加工、肠衣加工、锅炉制造等十几家民营企业,吸纳了不少村内外的青壮年打工就业。 魏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