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3年03月15日
第A6版:人文菏泽

油条锅

儿歌曰:三月三,去赶会,一斤麦子身上背,半斤换了仨油条,吃上一会闻一会;三根油条都吃完,油烘烘的嘴巴没解馋,还想再吃没有钱。

油条是中原地区的传统食品,鲁西南一带也称其为香油果子。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油条被作为稀罕之物,乡下人走亲戚时,买上十几根油条,用细柳枝儿一扎,提在手上,好闻好看又实惠。

炸油条所需的工具简便,一口油锅,一条面板即可。炸油条和面是关键,和面要用热水,还要软硬适度,里面绝不能少食盐和明矾,否则,油条不膨胀。初炸油条的人,掌握不好和面的技巧,炸的油条发不起来,黑黢黢硬邦邦的,难看还难吃,被人们取笑油条像耙钉。炸油条还要注意用油的火候,火候不足,油条色泽泛黄,口感不焦酥;火候太过,又容易使油条发黑,口感发苦,人们称作“老油条”,只有把握好火候,炸出的油条才颜色金黄,焦嫩可口。

炸油条也是个辛苦活,夏天天气炎热,还要面对着翻滚的油锅,热气灼人;冬天寒风刺骨,凌晨四点就要起床和面烧火,冻得手脚生疼。

油条锅大多早晨开张,配上米粥和咸菜,花不了多少钱,就是一顿丰盛的早餐。油条以刚出锅为上品,过了时辰,便吃不上焦酥酥、热乎乎、香喷喷的新鲜油条了。

原本普普通通的面食,经过油锅的烹炸,就会变为香酥可口的佳品。人生何尝不是这样,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经历过困苦的磨难,经过生死的历练,可能就会脱胎换骨,变得成熟智慧,成为豁达通透之人。 文/丁明烨 画/王世会